高原農牧民“搬”向生活新天地
搬進新家的第一個晚上,多吉占堆失眠了。這座新房子符合多吉占堆夢想中對于家的所有標準:修到門口的柏油馬路,寬敞亮堂的客廳和臥室,畫滿了藏式壁畫的墻壁……這和他過去居住的環境,有著天壤之別。
今年45歲的村民多吉占堆來自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南木林縣甲措鄉,這里的海拔4050米,雅魯藏布江的支流湘河就流經他家門口。多吉占堆家里有7口人,擠在一座空間狹小的老房子里。他的臥室只有不到3平方米,放下一張木床后,就只剩下僅能一個人通過的走道。平時他就和妻子擠在這張床上睡覺,要是碰上孩子們放假回家,這個逼仄的臥室就要容下4個人睡覺。
多吉占堆也想過擴建,但是甲措鄉地處大山,沒有更多的土地供他改建,改善居住環境的計劃也就一直被擱置。在甲措鄉,大部分村民都和多吉占堆一樣,住在依山而建的土木結構的房子里,想要擴建但找不到更多空間。
湘河水利樞紐及配套灌區工程建設,讓多吉占堆有了提升居住環境的機會。為了改善湘河灌區和新開墾土地的灌溉條件,滿足下游區域城市和工業用水以及發電需求,當地決定在甲措鄉修建一個水利樞紐,這是國務院確定的172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附近的133戶農牧民需要搬遷。
“我們按照房屋面積對搬遷群眾予以現金補償,并在距離縣城更近的卡孜鄉規劃一個新村,讓他們在此集中建房。”南木林縣水利局副局長旦增占堆說。
走進位于卡孜鄉的搬遷新村,嶄新的藏式民居鱗次櫛比,柏油馬路一直延伸到村里。多吉占堆告訴記者,拆舊房子的補償款和建新房子的費用基本持平。雖然要離開生活多年的家鄉故土,內心有些不舍得,但是想到可以住進夢寐以求的新房子,他又感覺很期待。
同樣憧憬未來生活的,還有來自甲措鄉加熱村的村民次旺堅參。記者見到他時,他正忙著將新買的家具從貨車上搬到家里。
次旺堅參和家人在日喀則市的家具市場轉了幾天,購置木床、衣柜等家具總共花了3萬多元。“搬過來之后,我最開心的就是小孩上幼兒園方便多了,過去要花半個多小時騎電動車接送,現在家門口就有幼兒園。”次旺堅參說。
卡孜鄉黨委書記彭華告訴記者,為了照顧農牧民的生產需求,當地不僅按照人均2畝的標準劃撥耕地,還專門空出一片區域用于圈養牲畜,將來村里還會新建衛生院、活動室等場所,盡可能滿足搬遷群眾的各項生活需求。
3月28日是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多吉占堆特意選在這一天搬新家。“西藏人民的生活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一切都離不開黨的好政策,我相信未來的生活會更美好。”多吉占堆說。(記者范帆、張汝鋒)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