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億元!山東今年實施更大力度減稅降費
3月29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獲悉,2022年,山東將實施更大力度減稅降費政策,預計今年全國退稅減稅約2.5萬億元,規模前所未有,初步測算,我省新增減稅降費約1700億元。
據省財政廳廳長劉興云介紹,今年的減稅降費政策,不僅力度更大,并且靶向更準、協同更強。重點突出三個方面:一是突出中小微企業,減稅、緩稅、退稅、降費等多項政策疊加,二是突出制造業等6個行業,通過實施留抵退稅等政策,將有效緩解企業資金壓力,助推企業轉型升級,三是突出科技創新,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培育壯大新動能。
留抵退稅政策。這是今年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的“重頭戲”。重點支持小微企業和制造業等6個行業。其中,存量留抵稅額,小微企業于6月底前一次性全部退還,制造業等6個行業年底前退完;增量留抵稅額,全部自4月1日起按月足額退還。“初步測算,我省全年新增退稅超過900億元,相當于為企業增加900多億元現金流。”劉興云說。
中小微企業稅收減免政策。中小微企業除了享受留抵退稅政策之外,還有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其中,小規模納稅人的增值稅,在3月底前延續征收率減按1%的政策,4月1日起免征增值稅;小型微利企業的企業所得稅,年應納稅所得額在100萬元至300萬元的,在去年減半征收的基礎上,今年再減半征收,實際稅負僅為5%。
鼓勵企業創新政策。對中小微企業新購置的設備器具,單位價值在500萬元以上的,可實行一次性扣除等加速折舊政策;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
支持困難行業政策。對受新冠疫情沖擊較大的部分行業,延續生產、生活性服務業增值稅加計抵減政策,免征公共交通運輸服務增值稅,暫停鐵路、航空運輸企業預繳增值稅。
減輕居民負擔政策。將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費用納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個人所得稅年度匯算清繳應補稅額不超過400元的予以免稅;延續實施全年一次性獎金單獨計稅等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
“今年的政策,既有制度性減稅安排,又有階段性減負政策,還有臨時性舉措。對我省企業來說,在享受國家統一政策基礎上,還將享受我省地方性減負政策紅利。”劉興云表示,山東在國家授權范圍內,自我加壓、深入挖潛,研究出臺了一系列新的地方減負政策措施,進一步減輕我省企業負擔。
聚焦創新發展,延續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城鎮土地使用稅減半征收政策。聚焦中小微企業發展,對小規模納稅人“六稅兩費”(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耕地占用稅和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減按50%征收,并將減免范圍擴大至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其中,疫情期間繼續免征小規模納稅人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
聚焦創業就業,延長階段性降低工傷保險、失業保險費率政策至2023年4月底;對重點群體和自主就業退役士兵創業就業,按國家最高上浮幅度確定稅收扣減標準,其中,從事個體經營的,按每戶每年14400元為限額扣減,企業招用相關人員的,分別按每人每年7800元、9000元扣減。
聚焦減輕居民和企業負擔,停征小型水庫移民扶助基金;將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設費標準降低10%;降低疾控機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收費標準,其中,單人單檢由2020年的60元/人次降至28元/人次;多人混檢由2021年的30元/人次降至6元/人次。(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鶴穎 代玲玲 報道)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