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重點突破年,山東實施這七大專項行動
按照《山東省“十四五”數字強省建設規劃》,今年是山東數字經濟發展的“重點突破”年。記者從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了解到,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委網信辦、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大數據局、省通信管理局等八部門聯合制定的《山東省2022年數字經濟“重點突破”行動方案》(下稱《方案》)已正式發布,山東將聚焦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據價值化、數字基建、科技創新、數據安全、數字治理等七個關鍵領域,謀劃實施“七大專項行動”。
“七大專項行動”包括“三化、四保障”,涉及 22條任務措施、102項具體工作。其中,“三化”包括:實施數字產業化引領行動,著力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上重點突破;實施產業數字化提質行動,著力在深化數據賦能增效上重點突破;實施數據價值化升級行動,著力在數據要素高效配置上重點突破。“四保障”包括:實施數字新基建跨越行動,著力在數字基礎設施支撐上重點突破;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行動,著力在數字技術科技創新上重點突破;實施數據安全體系筑盾行動,著力在數字經濟健康發展上重點突破;實施數字化治理增效行動,著力在數字經濟環境優化上重點突破。
突出落地實效,《方案》對數字強省規劃、制造強省規劃以及各相關專項規劃重點任務進行了年度分解,細化為具體項目,給出任務臺賬。
數字產業化專項行動明確,到2022年底,力爭電子信息制造業收入規模突破5500億;軟件業務收入突破8500億元,其中大數據產業突破1600億元;以工業互聯網為代表的互聯網行業業務收入突破1000億元;電信業務總量增幅超過20%,電信業務收入增幅超過7%。
產業數字化提質行動明確,到2022年底,山東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指數提高到117左右;新培育不少于20家省級數字經濟園區;新創建認證100個智慧農業基地、16個智能牧場。
數據價值化升級行動明確,到2022年底,推動100家以上企業開展DCMM(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評估)貫標,對首次通過DCMM二級及以上企業給予財政補貼;爭取黃河流域工業大數據算力樞紐(調度平臺)落戶濟南;落地一批產業鏈國字號的數字“經濟總部”。
數字新基建跨越行動明確,到2022年底,新開通5G基站6萬個;新建2個以上“千兆城市”;建成濟南、青島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推動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落戶山東;打造首批20個省級新型大中型數據中心、60個省級新型邊緣數據中心;全省在用標準機架數突破25萬個;全省重點公共區域前端感知設備智能化覆蓋率及聯網率超過80%。
關鍵核心技術攻堅行動明確,到2022年底,圍繞5G、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量子通信、集成電路及關鍵電子元器件、高端工業軟件等領域關鍵共性技術,開展20項以上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攻關;累計培育省級大數據發展創新實驗室30個;梯度培育100家以上數字經濟領域單項冠軍企業、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等創新型企業。
數據安全體系筑盾行動明確,開展工業領域數據安全專項調研,摸清全省數據安全現狀、形成分析報告;面向全省建立集中統一、高效權威的數據安全通報預警體系,依托第三方機構定期開展工業數據安全檢查評估、攻防演練、技能培訓;推動數據安全產業園區、創新應用先進示范區建設,2022年底,數據安全行業收入突破100億元。
數字化治理增效行動明確,強化數字經濟運行統計監測,研究制定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測算方法,常態化開展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核算;2022年底,實現全省數字經濟總量增幅超過11%,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占GDP比重達到7%;開展數字經濟“百園千企、百城萬項”活動,培育“百”余家省級數字經濟園區,扶強“千”余家數字經濟龍頭帶動企業,推動“萬”余個數字經濟項目建設;建立2022年度全省數字經濟重點項目庫,將符合條件的優先納入省級重點項目,集中要素資源加快推進。(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付玉婷 報道)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