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沭柳編引領老區人民走上致富路
東經18°25'48”到18°52'12",北 緯34°42' 2"至35°5'24",山東省臨沂市臨沭縣,沐河、蒼源河、穆瞳河流域,沙壤深厚,水份和光照充足,這里出產的柳條芯細、柔韌、白亮。
1400多年前,臨沭人就開始植柳、編柳,集實用、觀賞、環保價值于一身的柳編器具,凝聚了沂蒙山人的創造性智慧。從當地百姓自用的生產生活用具,到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臨沭柳編在歷史洪流、時代發展中不斷變換角色,始終不變的,是編織者身上傳承的沂蒙精神。
小小柳編,曾承載著大愛和希望,伴著沂蒙紅嫂奔波在山地間;曾肩負著信念和使命,隨前線殺敵的戰士們沖鋒陷陣;曾作為改革開放的先行者,揚帆駛向國際市場;今天,傳承1000多年的手造技藝,正在引領沂蒙老區人民走向致富路!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