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罕區:同心抗疫愛與安全同在
新華網呼和浩特3月22日電(李倩)2月15日19時,呼和浩特市賽罕區頤和家園因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被劃定為第一批封管控小區。本輪本土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賽罕區呈現出多點散發態勢,最多的時候共有高風險地區1個,中風險地區22個,封閉管理小區31個,占全市封閉管理小區的1/5。
作為呼和浩特市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區域,賽罕區區委、政府全面動員、全面部署,廣大醫務工作者、人民警察、黨員干部、普通群眾、社區網格員、志愿者等眾志成城、同心抗疫,筑起一道道安全屏障。
卡死“最后一公里”
徹底切斷社區傳播,是呼和浩特本輪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賽罕區敕勒川路街道東古樓社區結合屬地實際情況創新排查方法,設計制作了社區疫情防控通行卡,并在開展第一輪核酸檢測時發放。
“社區執行通行卡制度,一方面可以減輕卡點工作人員出入登記的工作壓力,另一方面對轄區居民居家、外出以及核酸檢測情況掌握更為精準,同時有效杜絕了外來人員及車輛出入,為社區各項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開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賽罕區敕勒川路街道東古樓社區黨總支書記、社區主任朱萬喜說。
疫情發生后,呼和浩特市在充分評估居民區風險等級的基礎上進行精準防控,將確診病例所在居住樓棟劃定為封控區,實行“區域封閉、足不出戶、服務上門”措施,所在小區其他區域劃定為管控區。
賽罕區圍繞嚴格落實落細各項管控措施,在封控區采取“門磁+鎖+封條”三保險,在管控區嚴格落實“人不出區、嚴禁聚集”,防范區嚴格執行“五個檢查”“四個一律”等措施,確保管控到位,堅決阻斷疫情在社區傳播。
賽罕區還按照全市統一安排,開展“敲門行動”“掃地行動”,排查居住人員基本情況,關注特殊群體需求,對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婦等人群,安排專人入戶進行核酸采樣和物資配送。同時依據流調信息,第一時間排查重點場所,迅速隔離轉運風險人員,避免疫情在社區擴散。
封控區“隔離不隔愛 ”
頤和家園小區封閉管理后,賽罕區第一時間安排部署好值班值守、物資供應、心理疏導、環境消殺、垃圾處置、醫療保障等方面工作,全力保障封閉小區居民生活,讓居民感受到安全和放心。
“除了遵守疫情防控規定不能出小區,其他生活一切正常,遇到困難會及時聯系志愿者和社區,他們會幫我們處理。”被封閉在家的小區居民宋凱麗說,封閉近一個月余,看著為他們服務的工作人員們忙碌奔波,十分感動,也十分心疼。
“有困難,找小張。”在賽罕區黃合少鎮東五十家村,“小張”在村民眼里是“萬能”的。“小張”是東五十家村黨支部書記張強,疫情期間,他成了村民的“代購員”。
“小張,我家沒有菜了。”“小張,你能不能幫我出去買點藥?”……他積極聯系商鋪,為大家購買生活必需品。在非常時期,每天都能看到張強忙碌的身影,竭盡全力保障群眾的生活需要。
賽罕區為全力做好封閉小區居民生活物資保障,在小區門口設立了民生保障點進行集中供應,并組建了物資保障小分隊。社區采取24小時輪班制,通過網格員、志愿者服務隊及時做好居民物資需求統計,同時市場部門統籌使用“菜籃子車”直接到小區門口,備好肉、蛋、奶等生活保障物資,居民通過掃二維碼方式明確所需物資,物業人員、網格員把所需物資及時配送到位,按規范做好物資配送,全力保障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
此外,賽罕區累計出動450余次負壓救護車救助轉運急危重癥及意外受傷等患者450余名,按照疫情防控措施主動上門服務,接送病患就醫,確保隔離人員靜下心來、足不出戶,居家防控。
8000黨員干部逆行
小區核酸檢測秩序維持、卡口值守、發放物資、登記臺賬、張貼標識,這是包聯干部王曉東的日常工作。
王曉東是呼和浩特城市交通集團副總經理,地鐵運營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自接到呼和浩特市委組織部包聯封控小區任務后,他第一時間下沉到中專路街道中專路社區的小區“蹲點”,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與社區工作人員、醫護人員和小區志愿者團結一心,構筑起了一道安全防護線。
賽罕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潘建軍介紹,疫情發生以后,賽罕區迅速動員組織基層黨組織、黨員干部向疫情防控一線集結。截至目前,已有400多個黨組織、8000多名黨員干部參與了一線防控。為了壓實疫情防控責任,賽罕區組織86名包聯干部下沉到社區,并在基層防控一線建立360多個臨時黨支部,其中管控小區建立30個黨支部,隔離酒店建立28個黨支部。
“疫情防控工作開展到哪里,黨組織就建立到哪里,黨組織的作用就發揮到哪里。”潘建軍說。
“志愿紅”閃耀一線
2月21日,賽罕區天野社區南景苑小區2號樓被確定為封控區域。面對疫情,居民組建了志愿服務隊伍,他們24小時值守,挨家挨戶送菜送物,宣傳疫情防控常識,值守社區出入口、處理垃圾、安慰疏導焦慮的居民……
疫情發生后,賽罕區團委第一時間組織調動抗疫志愿儲備力量,在“戰疫”一線開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務,招募的5273名志愿者第一時間下沉到各社區,協助開展疫情全面摸排、核酸檢測、防控值守、秩序維護等工作,積極引導居民正確理解、積極配合、科學有序參與疫情防控,為堅決遏制疫情擴散、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青春力量,筑起堅強的青春堡壘。
2月17日,宋鵬接到天野社區黨委書記通知,得知自己居住的小區有1例確診病例后,第一時間從出差地錫林浩特趕回呼和浩特,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在他的號召下,小區很快建立了志愿者服務團隊,由最初6個人到現在的47人。他負責對接社區,協調分配,組建了6個志愿服務工作小組,分別負責核酸檢測、消殺、物資配送、巡邏、應急保障等。每晚工作結束后,他還要召開網絡會議,傳達社區防控工作要求并安排第二天的具體事務和分工。
呼和浩特市疫情發生以來,像宋鵬這樣的“守夜人”很多,他們在夜幕下堅守防控崗位,用責任和信心構筑起一道道防線,為呼和浩特市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堅強保障。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