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歲陽光女孩甘做“農民工之友”
走出大學校門一年多,23歲的陽光女孩馬潔就和農民工打成了一片。在中鐵二十一局二公司蘭州新區項目部,馬潔是年齡最小的一名職工。2020年6月,學物流管理的她來到蘭州新區項目部。項目部有10多個建設項目,最多的時候,工地上有2600多名農民工干活,管理任務繁重。項目部人員緊張,剛入職的馬潔就被派往農民工管理辦公室。
“這對我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很有壓力。”馬潔說,給農民工錄信息、進系統、辦工資卡,這些基礎性的服務雖然工作量大,但她最擔心的是,不知年輕的自己能否承擔起代表項目部處理勞資糾紛的責任。
在各工地干活的農民工由中標的勞務公司負責招募和管理,有時農民工和勞務公司會在工作考核、工資發放、權益維護等方面發生糾紛,一旦處理不好,會對項目建設產生影響。
去年冬天,項目上一個勞務公司的老板未及時給務工的24名農民工結付工資。到年底集中發工資時,農民工聯系不到老板,一時走投無路,就找到項目部農民工管理辦公室,馬潔接待了反映問題的農民工代表。
深入了解情況后,馬潔得知,該勞務公司老板將農民工的工資款挪為他用,一時難以兌付農民工工資。“農民工也是有家有室的人,要靠工資過生活,眼看過年了,可不能拖欠工資,不論想什么辦法都要處理好。”看著農民工辛苦大半年,卻拿不到工資,馬潔下決心推動問題解決。
馬潔一次次嘗試對接溝通,可勞務公司老板卻經常無法聯系到。馬潔通過農民工管理系統,調取到了這個項目的量化工資表,經和工人代表確實,符合實際情況。馬潔第一時間告知勞務公司老板,若在約定的時間還不出面解決問題,項目部將不通過勞務公司,直接給農民工發工資。
約定的時間到了,勞務公司老板仍未出現,馬潔報請項目經理同意,請來當地勞動監察大隊工作人員作證,在春節前給被欠薪的農民工發放了工資,大伙兒由衷地感謝這位姑娘。
“一般而言,項目部將施工經費定期撥付勞務公司,由公司發放給工人,可遇上這種不順暢的狀況,就得特事特辦。”馬潔敢這樣做,一方面得益于她在崗位上認真鉆研學習,掌握相關政策,同時也源自她對農民工的樸素感情。
半路出家做管理工作,馬潔下工夫學習各種法律規章,“努力做到有法可依”;同時她經常深入工地,了解農民工的工作和生活,傾聽一線工人的心聲,還經常帶著禮品去慰問農民工。一來二往,工人認識了她,愿意和她說心里話。
在農民工管理辦公室,每次有農民工來反映情況,馬潔都熱情接待。“只有我們真正了解農民工,才能贏得農民工的信任,也才能做好這份工作。”這是馬潔這兩年來最深刻的體會,也是她的工作得到各方肯定的“秘訣”。
在去年5月發生的一次工傷事故中,一名農民工手骨骨折,勞務公司沒及時處理。經鑒定,事故造成9級傷殘。當事農民工申請傷殘賠償,勞資雙方沒達成一致,農民工上告勞務公司,連帶也起訴了項目部。
地方勞動監察大隊將情況反饋到項目部,馬潔直面問題,及時找當事農民工了解訴求,并和勞務公司對接了解情況。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后,她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促成雙方達成了協議,讓該問題得到圓滿解決。
“在最具挑戰的崗位,能俯下身子做工作,不但保證了農民工工資的順利發放,還積極做勞資雙方的溝通橋梁,處理了很多棘手的難題,為項目建設作出了貢獻。”對這名得力助手,該項目負責人莊彥喜贊賞有加。
“這里叫管理辦公室,在我心中其實是服務中心,更是‘農民工之家’,只有用心用情用力當好‘農民工之友’,做好勞資紐帶,才能為項目建設保駕護航。”馬潔說。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