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特色育新苗 北京高校統籌資源講好思政課
一堂好的思政課應該是什么樣子的?它應該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召開三周年之際,讓我們走進九所在京高校,去了解各個高校如何打造思政金課。黨政齊抓共管 校內校外統籌各類教育資源
把思政課建設好離不開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協同配合。三年來,北京各大高校均制定詳盡行動方案,從制度上保障思政工作貫穿于學校各項工作。
為讓管理制度化規范化,北京大學成立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領導小組和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工作小組。學校為每門思政課安排1-2名教師主持課程,每個課堂安排1名主管教師、多名主講教師,設置思政課總助教2位,每門課程各設置1名總助教,每個教學班設置1-2名助教,形成了課程主持人、課堂主管人、主講教師、助教“四位一體”管理模式。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3.18”重要講話精神,清華大學創新思政課人才培養模式,整合大中小學教育教學資源,在全國高校中率先開設面向中小學思政課教師的思政課骨干教師提升計劃教育博士項目。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為教育博士設置了小班教學模式:單獨制定培養計劃,設置專題教學,邀請專家講授相關理論前沿問題,組織同學開展主題交流,與專家學者、班級同學共同探究中小學思政課堂教育教學相關話題,探索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教學相長。
北京科技大學牽頭成立了“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聯盟”和全國高校“數字馬院”聯盟,分別有310所和427所高校加盟。作為聯盟理事長單位,學校定期組織召開全國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及數字馬院建設研討會,共享約500TB的課程資源,為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師、研究專家開展實踐教學理論創新和工作創新搭建平臺,有效發揮了學校思政課改革創新在全國高校的示范引領作用。
提升思政課教師“內功” 助中青年教師成長
講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圍繞教師成長、后備人才培養等多方面,高校紛紛提升教師“內功”,助力教師成長。
中國人民大學依托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高精尖創新中心,鼓勵并加強教師間的教學交流研討,建設了“周末理論大講堂”、“同備一堂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名師講壇”、“青椒論壇”等品牌活動,發揮骨干教師的示范帶動作用,拓寬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視野,幫助中青年教師成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圍繞教師專業特長和具體需求實行“針對性服務”和“差異化培養”,學校為入職3年內的青年教師配備“教學導師”,一對一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指導,加速青年教師成長。近三年來青年教師主持獲批全國思政課名師工作室1個,北京高校本科優質課程1門,1人次入選教育部思政課教學指導委員會,8人次獲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比賽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
北京師范大學強化師范大學特色,在思政課師資隊伍培養中融入“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校訓精神,把思想政治理論課講政治、講科學與講故事有機地結合起來,培養“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關鍵隊伍。學校形成了本碩博一體的思政課教師后備人才培養體系,2019年起招收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本科生,獲批國家一流本科專業,承擔馬克思主義理論后備人才培養計劃,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同時招收專業碩士(學科思政)。
發揮特色創新育人方式 “責任田”幼苗茁壯 合作共贏
思政課也可以上得生動活潑,有豐富的創新空間。高校發揮自身優勢,依托自身獨特屬性,在育人“責任田”中守護幼苗成長。
思政課如何創新?北京理工大學積極利用學校在信息技術領域的研究優勢,賦能思政課教學。早在2009年,就開發了融入思政教育元素的新媒體教學軟件“情商加油站”,2016年建成了“VR重走長征路”教學平臺。2021年,學校打造了“虛擬仿真思政課體驗教學中心”,憑借數字化虛擬仿真技術和大規模學習空間,實現了思政課智能交互、沉浸式的“虛仿”學習平臺,讓學生可以在虛擬仿真環境中體驗中國共產黨百年輝煌歷程。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發揮學科優勢,立足北京、服務首都。黨的十九大以來,學院組織全體黨員教師深入北京市級、區級機關、街道、社區、農村等,開展黨的全會精神和百年黨史宣講,累計260余場次,覆蓋超過30000人次。學院還抽調精兵強將,與紅色“1+1”共建單位豐臺區馬家堡時代風帆樓宇黨委加強學習交流,與結對共建單位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瑞酒店管理學院開展協同共建,實現了合作共贏。
北京中醫藥大學創新工作機制,組建馬克思主義學院“大黨委”,校黨委書記親自擔任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作為思政課建設第一負責人。以市級重點建設馬克思主義學院為契機,在思政課建設創新方面積極探索。學校構建了以“立德樹人”為宗旨、“大醫精誠”為導向的思政課教育模式。通過首都十大杰出青年醫生陶勇、全國勞模蔡鳳輝等名醫名師的跨界主講,通過武漢一線醫護人員變身思政課教師,把講臺搬到戰疫一線的病床前,鮮活講述震撼了學生們的心靈。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