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西彭鎮:城市“后花園”邁出鄉村振興新步伐
新華社重慶3月15日電題:重慶西彭鎮:城市“后花園”邁出鄉村振興新步伐
新華社記者吳燕霞、李曉婷
3月,重慶市九龍坡區西彭鎮長安村花果山上的桃花盛開了,周邊游客紛至沓來,在花叢中拍照“打卡”。
“桃花一開,來旅游的人可多了,我在抖音上常常刷到我們花果山的桃花!”今年55歲的長安村村民向智敏說,這些年有許多游客前來賞花、摘桃,種了幾十年的香桃從以往一斤幾毛錢到現在能賣20多元,收入大大增加了。
長安村的興旺是西彭鎮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西彭鎮圍繞美麗鄉村建設,以“產業振興”“人才振興”為抓手,推動鄉村經濟有發展、鄉村產業有著落,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西彭鎮距離重慶市主城區近,有城市‘后花園’‘蔬菜園’之稱,但受制于產業、人才等方面的欠缺,農業整體上‘小散亂’。”西彭鎮黨委書記劉嘉熠介紹,這個鎮許多農村勞動力都外流到城鎮務工,只剩下老人和孩子,要開展鄉村振興工作并不容易。
產業振興是第一步。“百花香桃”是長安村特有的桃子品種,有上百年歷史,具有口感香、脆、甜的特點。但是因為勞動力外流,許多村民家中的桃樹疏于管理,品質和產量都得不到保證。
2013年,時任村支書李元臺看著不少香桃爛在地里,既可惜又著急。為了推廣“百花香桃”,他帶頭成立合作社,流轉了花果山100多畝土地種植香桃。合作社成立后,專業技術人員前來傳授種植技術,規模化種植也吸引周邊村民在家門口的果園務工。
花果山香桃經過多年培育,去年迎來了大豐收,300多畝香桃基地產出近10萬斤,價格更是賣到了每斤15元至30元。如今,長安村正在進行“花果山農旅綜合體建設”,計劃以現有果園為基礎,通過開展土地宜機化整治,附加水利灌溉設施,打造連片果樹種植及林下經濟,推動長安村全面振興。
西彭鎮各村也在不斷探索多種產業發展模式。劉嘉熠介紹,西彭鎮一直秉持“因地制宜、百花齊放”的發展模式,在各村建有梓槐花椒、樹民蘿卜、長石生姜、泥壁蔬菜等果蔬產業基地,鎮政府也通過線上、線下多個渠道推介特色產品。
產業興旺了,在外打工的村民回家了,大學生、選調生也來了,沉寂多時的鄉村熱鬧了起來,“村里來了能干人”是不少村民們最真實的感受。
2021年,6名在西彭鎮駐村的選調生,將村里的發展實際與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式有機結合,成立了“小紅花”志愿服務隊,開通了“小紅花的鄉村趣事”抖音號。
他們來到田間地頭,拿著手機直播,拍攝美麗鄉村,推介鄉村旅游,銷售農產品。大棚里的姜苗,等待收貨的土雞、土鴨和綠色蔬菜,懸掛在枝頭的時令水果……這些在當地村民看來十分常見的農產品,都成了“小紅花”志愿服務隊隊員們眼中的“寶貝”。
目前,“小紅花的鄉村趣事”抖音號已先后宣傳了西彭鎮生姜、稻谷、草莓、藤菜等特產,點擊量突破10000次,帶貨農產品銷量達4噸,間接吸引游客2400余人次。(參與采寫:姜春)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