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均增長十余種 泰山野生鳥類記錄達到362種
近日,記者從泰山景區了解到,截至3月12日,泰山野生鳥類記錄達到19目64科362種,占山東省鳥類數量76.65%(山東省471種),遠超過1995年的148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10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64種,中國特有鳥類5種。
(東方白鸛。 攝影 于瑞華 )
(青頭潛鴨和白眼潛鴨。 攝影 于瑞華)
據了解,近年來,泰山景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決抗牢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政治責任,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施“引水上山、污水下山”工程,建成“天眼護山”火情監測預警系統,開展飲用水源地環境專項整治,景區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不斷取得積極進展。
(白喉紅尾鴝。攝影 劉兆瑞)
(赤腹鷹。攝影 劉兆瑞)
為解決專業人員不足的問題,泰山景區采用“政府+志愿者”模式,籌建泰山愛鳥協會,吸引全市愛鳥人士,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攜手參與野生鳥類研究與保護,開創了泰山野生鳥類監測和保護新模式。2022年1月13日,泰山愛鳥協會在2022年越冬水鳥調查中,記錄到全球極危鳥類、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青頭潛鴨1664只,遠超往年全國青頭潛鴨越冬期調查的1500只,為目前發現的最大種群,將對“濕地國際”組織對其全球種群評估數量提供重要參考。
(黑領噪鹛。攝影 孫桂玲)
(黑尾塍鷸。攝影 彭國勝)
記者了解到,泰山自2016年申報成為“全國生物多樣性監測項目鳥類示范觀測樣區”后,每年都組織實施“泰山樣區生物多樣性(繁殖鳥類)示范觀測”、泰安市越冬水鳥調查等項目,年均記錄繁殖鳥類16目40科95種2200只,越冬水鳥7目10科36種37361只,獲取了生態系統格局與質量、物種組成與分布、生態環境要素等大量基礎數據,闡明了泰山區域鳥類多樣性的變化趨勢,為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提供科技支撐。
(紅腹紅尾鴝。攝影 王業崇)
(小?鵜。 攝影 于瑞華)
近年來,我市實施的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把生物多樣性保護經費列入財政預算,為珍稀瀕危、特有物種和生態系統保護工作提供財政保障。每年冬春,泰山景區還聯合企事業單位、學校等舉辦“泰山冬季鳥類保護志愿者在行動”活動,年均投放糧食5噸、放置投食臺1萬個、林間懸掛人工鳥巢500個,確保鳥兒安全越冬和種群數量穩定。
(林鷸。攝影 孫桂玲)
(中杓鷸。攝影 劉兆瑞)
為全力優化野生鳥類生存環境,泰山景區還對泰山板栗、泰山黃精、泰山花楸、泰山柳等珍稀瀕危和特有植物進行原地保護和人工繁育,初步破解了泰山花楸只有1株的危局;啟動《泰山昆蟲圖志》編撰工作,調查統計泰山昆蟲種類超過2000種,新記錄種類達900余種;扎實推進智慧泰山、天眼護山,形成“天羅、地網、水盾、人哨”的互補式立體防控體系,連續33年未發生較大森林火災;利用生物天敵、生物農藥無公害防治森林病蟲害,實施“松類植物及其制品禁止進山”制度,實現“連續34年有蟲不成災”“連續14年將美國白蛾擋在景區之外”目標,營造了良好的生物多樣性生長環境。
(銀喉長尾山雀。攝影 孫桂玲)
(棕頭鴉雀。攝影 劉兆瑞)
此外,泰山景區還大力營造愛鳥護鳥宣傳氛圍,引導廣大市民、游客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并持續強化公眾宣傳教育,結合“世界野生動植物日”“愛鳥周”“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等重要時間節點,通過進學校、進社區、進景區、設立咨詢臺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愛鳥護鳥知識,累計發放宣傳圖冊2萬余份。策劃實施“泰山云植樹”、泰山自然(昆蟲)研學等項目,吸引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泰山保護。2020年以來,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泰山區域鳥類記錄年均增長十余種,泰山鳥類多樣性紀錄不斷刷新。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劉小東】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