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品山東”品牌是怎樣煉成的丨泰山板栗:育好苗、培好果、制好品
編者按:
3月2日,“好品山東”建設新聞發布會召開,首批“好品山東”品牌名單中,泰安12個品牌入選,其中肥城桃、泰山板栗、泰山女兒茶等農產品品牌占據重要位置。這些品牌成功當選“好品山東”的背后,傾注了各級各部門、產業從業者的心血與汗水,也見證著產業發展、品牌塑造、鄉村振興的堅實步伐。
最泰安全媒體將推出“好品山東”品牌是怎樣煉成的系列報道,為您講述部分品牌背后的故事。
“好品山東”品牌是怎樣煉成的①
泰山板栗:育好苗、培好果、制好品
“泰山板栗,從這里走向未來,走向世界。”這是泰安市板栗協會會長王雅紅,在得知泰山板栗成功入選“好品山東”品牌名單之后,發在朋友圈里的一句話。
泰山板栗作為泰安的優勢產業和政府重點扶持的特色產業,歷來是山東名品。泰山景區黃前鎮、下港鎮、大津口鄉的板栗集中連片種植面積達到21.6萬畝,年產板栗3萬余噸,收入3億多元,成為全國板栗最集中的產區。
這次從“名品”走向“好品”,在王雅紅看來,既是政府認可的實至名歸,又是市場選擇的理所當然。
育好苗,是成為“好品”的基礎
泰山板栗的好,并不僅是因為栗子暢銷,知名度大。其實,泰山板栗種苗在國內市場也是響當當的“好品”。黃前鎮、大津口鄉、下港鎮等區域栽培栗苗的歷史已有30多年,讓這片并不肥沃的土地成為了全國最大的板栗種苗輸出地。每年對外銷售3000多萬株種苗的成績,在全國可是獨一份。
今年72歲的趙興發,家里世代都種著栗子樹。見到他是3月11日上午,當時他正忙著嫁接栗苗。他說,20世紀80年代之前,栗子至多是在收成不好的時候拿來果腹,沒人拿著它當養家的生意來做。“那時候哪里知道栗子和栗苗能掙錢呢!”他一邊說著,一邊在去年種出來的栗苗叢里剪枝。
“這是實生苗,筐子里面的是嫁接苗,讓它們配成了對兒,活了的栗苗就能換錢了。這個可是個技術活,得保證嫁接苗的出芽率和成活率。”他說。此前的幾天,地里的一大片實生苗都被剪成了四五厘米高的“光桿兒”,如今要做的,就是“接穗”。要是一邊剪一邊嫁接,一天的活三天也干不完。
只見他拿起一柄小刀,在實生苗“身上”從下往上切出一個45度左右的“斜面”,再在苗體中間割出一道縫隙;另一只手拿起一根嫁接苗,用小刀從上往下斜著一拉,又是一個“斜面”出來了,再豎起刀來在嫁接苗上切一下,然后把兩個苗插起來,嫁接就完成了一半。
“都說‘三分切,七分綁’,這棵苗子能不能活,長起來壯不壯,綁的技術很重要。”趙興發嘴上說著,兩只手配合著,三五下,苗就綁好了。“去年賣了3000多棵哩,今年我準備再賣上這些。”
他手底下的土地,并不是肥沃的黃土或者黑土,不過被打理得很細,沒有大顆粒的石頭等。“地里的土壤,也是經過改良的。”王雅紅說,“而且我們現在指導農戶,栗種都要選取直徑1.8—2cm的,種完了進行覆膜保溫,這樣種出來的實生苗更粗更壯,既有利于嫁接,又有利于存活。”
像趙興發這樣的種植戶,在黃前鎮高家圈村可以說隨處可見,這里的870多戶居民,大部分都生產、銷售泰山板栗種苗。“看得見的是年年增收,看不見的則是品牌影響力的持續增強。”王雅紅說。
培好果,開啟智慧生產和綠色生產模式
“可別心疼,我把這根枝子給你抽掉,只要一打開,光進來了,增產不在話下。”3月11日,泰安市板栗協會從濟南請來的技術員王福貴,正在泰山板栗紅灣基地給王昭起家的栗樹剪枝,這些五六年前嫁接的樹木,很多都是“只長個子,不結果子”。
“以前栗農都是粗放型管理,讓樹長得高高的,也不舍得剪枝,認為會影響增產,實際上恰恰相反,我們現在正在推行的就是‘矮干多主枝開心型’技術。”王雅紅說,把樹高控制在三四米左右,方便收栗子;樹枝不那么密而且分散開,栗子能充分接受陽光照射,果實大小均勻,籽粒飽滿,顏色也會更深,并且成熟度一致。
王福貴一邊剪著栗樹枝,一邊跟王昭起夫婦倆講解著相關的技術。受協會邀請,他每年要來3到5次,現場對栗農進行技術指導,“我從事栗子種植40多年了,積累了一些經驗,也到過很多地方學習新技術。泰山板栗品質很不錯,長不大、長不好就太可惜了。這幾年發展得不錯,成果顯而易見。”
被剪下來的樹枝掉落,與地上的黑色塑料管子發出碰撞的聲音。“你別看這些管子黑不溜秋的,可是我們提高品質、增產增收的秘密武器。”王雅紅說。原來,這是山區微滴灌溉系統,紅灣基地300畝土地實現全覆蓋,花了300多萬元呢。“市農業農村局幫我們爭取來95萬元,我們自籌了200余萬元,全村勞力前年奮戰了一個冬天,終于讓栗子樹有足夠的水喝了。”
這套能夠實現智能灌溉和施肥的系統,給每棵栗子樹配備了8個滴箭,每個滴箭的灌溉范圍在50平方厘米左右。“系統有光照度傳感器和溫濕度傳感器,能分析土壤水分情況,需要灌溉的時候,手機就能操作。”王雅紅表示,“我們還專門建設了能夠滿足1000畝地使用的蓄水池,隨用隨開,十分方便。”
“用上了微滴灌溉和飛防之后,與2020年相比,去年家里栗樹的產量增加了六成還多。”王昭起說,“而且栗子個頭大、顏色深,形狀更飽滿,賣相特別好。”王昭起說的“飛防”,是每年4月份進行的無人機噴灑農藥,這種方式經濟高效,同時兼治其它害蟲,一法多效,一舉多得。
“除了智慧生產,我們還注意發展綠色生產模式。”王雅紅說,在不少栗樹下,他們引導農戶種植了毛葉苕子草。“人家都是清理草,咱們是主動種植。這種草不僅有利于減少蒸發、保持水分,還能讓栗大蚜等病蟲害的天敵藏身,而且到了九月份收栗子,草甸還能起到減震的作用,就算它枯死了,也會變成肥料,是我們剛引進的寶貝。”
制好品,產業振興助力品牌騰飛
鄉村要振興,產業振興是相當重要的一個環節,而產業的發展壯大,一方面要求有質有量的品牌建設,另一方面也會帶動品牌建設。
近年來,我市板栗產業振興取得了跨越式發展,一大批深加工企業、精深加工企業在市場化大潮中脫穎而出,它們生產出的各類優質產品,讓泰山板栗在全國乃至世界范圍內的名頭更響了。
“要在全省數千種參評的品牌中脫穎而出,僅僅靠歷史流傳下來的名聲可不能保證‘穩操勝券’。”王雅紅說,“只有在新時代下抓住歷史的機遇,將一個品名拓展到產業、發展成事業,才能為品牌的騰飛注入澎湃的動力。泰山板栗產業的發展,正在步入健康和諧的軌道。”
3月11日,在泰安市栗欣源工貿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機器隆隆、人手翻飛,作為全國著名的集板栗倉儲、加工、內銷、出口為一體的現代化企業,這里正在加工速凍栗仁、即食栗仁罐頭等產品。“公司成立17年了,見證了泰山板栗產業從小到大的發展過程。”公司負責人倪慶軍說,“2021年,公司收購板栗13000噸,實現銷售收入1.6億元,其中出口10000噸,占全國出口量的四分之一,創匯1200萬美元。”
按照公司發展規劃,栗欣源將在做好原有產業的基礎上,繼續擴大出口量、延長產業鏈、進一步往精深產品加工方向發展,增加板栗產品附加值,并繼續加強品牌建設,提高泰山板栗的知名度。
王雅紅說,目前泰山板栗產業已經初步形成了集特色基地種植、種苗輸出、產品加工與出口、冷鏈倉儲、立體種植增收、林下森旅、品牌建設等于一體的全產業化新格局,這對于促進當地群眾增收,助推經濟社會進步,服務鄉村振興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去年10月份,我參加了市農業農村局舉辦的全市農產品品牌建設培訓班,進一步深化了對品牌強農工作的認識。”王雅紅說,這樣的學習機會,越來越多,對于她和她關心的產業,起到了越來越大的促進作用。王雅紅說,下一步,泰安市板栗協會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在市農業農村局的指導下,發揮智慧農業的引領作用,逐步建立高標準化服務機制,做好泰山板栗地標區域品牌產業鏈標準化體系建設,讓“好品山東”品牌成為“好品中國”品牌。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高楊】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