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消費者協會面向全市直播 律師講解常見消費維權內容
收貨人簽收商品后退貨遇難題、“神醫”們集體違背“祖訓”卻治不好病、玩密室逃脫摔骨折責任如何界定……消費者維權的離奇經歷層出不窮,怎樣正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亟須得到專業性指導。3月15日是第40個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市消費者協會聯合山東泰山藍天律師事務所舉辦了“泰山藍天法律云課堂——消費者權益保護專題直播”,為消費者解答了相關問題。
15日上午10點直播開始,山東泰山藍天律師事務所律師高鵬主講,他以“維護消費者權益 共促消費公平”為主題,介紹了保護消費者的法律和維護權益的途徑,針對近期引起社會關注的維權案例做了講解。
“假如你通過網絡購買了一部價值3000元的手機,在快遞運輸途中丟失了,這種情況下是可以起訴的。但是,快遞公司賠付的標準視具體情況大有不同。”高鵬在直播中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的相關規定,保價的給據郵件丟失或者全部損毀的,按照保價額賠償;部分損毀或者內件短少的,按照保價額與郵件全部價值的比例對郵件 的實際損失予以賠償。未保價的給據郵件丟失、損毀或者內件短少的,按照實際損失賠償,但最高賠償額不超過所收取資費的三倍。“我建議大家在購買貴重物品時跟寄件人明確溝通好,對郵件進行保價,并提前了解快遞企業的賠償標準,為后期維權減少麻煩。”高鵬說。
“近幾年社會上出現了很多‘神醫’,號稱藥到病除,還有人吆喝說兼職工作一小時能賺幾千塊。這樣的‘智商稅’大家自己就得提高警惕,理性消費,別掉進消費陷阱。”直播中,高鵬還就虛假廣告、避免消費投資陷阱、商家活動的最終解釋權等專門做了提醒。“維權方式只有一種,那就是依法維權。在法律框架之外的一切維權行為都是不可取的。”高鵬介紹,解決消費糾紛的途徑主要有五種:與經營者協商和解、請求消協或者其他調解組織調解、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他說:“消費者既要用法維護好自己的合法權益,也要留意維權行為的尺度。”
中消協確定的2022年消費維權年主題為“共促消費公平”。據市消費者協會相關負責人解讀,公平是實現消費者法定權益的價值基礎,共促消費公平就是要強化底線思維,加強監督規制,促進各類消費業態、模式規范發展,保障全體消費者享有平等的消費權利,擺脫過度差異化和歧視等帶來的消費不公,實現更深層次的消費公平。“市消協將全力做好消費者維權工作,與廣大消費者和經營者一起,推動消費公平取得更具實效的進展。”市消費者協會相關負責人說。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李松】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