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財政局全面推動預算績效管理提質增效
近年來,受疫情沖擊、經濟下行、減稅降費等疊加因素影響,我市面臨著財政收入放緩、財政收支矛盾和收入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以及部分資金使用效益偏低等一系列困難問題。對此,市財政局牢固樹立“有解思維”和績效理念,以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為突破口,著力解難題、破困局、提效益、防風險。市財政局帶頭“講績效、重績效、用績效”,將績效理念和要求貫穿到預算管理各環節;在全省率先實現由側重“支出”績效、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向“收入和支出”績效并重、推動財政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轉變。
“一方面,我們堅持實事求是抓收入、堅定不移提質量。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現了量質‘雙提升’。尤其是稅收占比達到75.1%,較上年提高3.1個百分點,并創下2010年以來最好水平。另一方面,我們堅持合法合規化解隱性債務,千方百計開源節流,增加政府綜合財力,確保了2021年政府綜合債務率持續回落、債務風險可防可控。”市財政局預算科有關負責同志說。得益于此,近日,上級下達我市2022年度首批新增專項債券額度63.7億元,預計全年有望超100億元,將為“六穩”“六保”特別是民生公益性項目建設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改革推動,制度先行。隨著中央、省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相關文件的相繼出臺,為了更好地抓好貫徹落實,市財政部門堅持制度創新,先后印發了《關于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意見》和兩個專門的績效管理辦法,發布了事前評估、績效目標、績效監控、績效評價、結果應用、信息公開等管理辦法,構建起“1+2+6”的核心制度框架。在此基礎上,盯住抓好源頭管控,在全省率先建立了預算績效指標庫,為全省財政管理改革和財政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泰安經驗”。
“為了讓預算績效目標管理更加科學規范、準確有效,我們針對一些部門單位績效目標不會‘編’、‘編’不準等問題,研究制定了《泰安市預算績效指標庫(2022版)》,包含共性、分行業分領域兩套績效指標和標準體系,共有2490條指標,切實將績效指標的設置由‘填空題’變為了‘選擇題’。”市財政局預算績效科負責同志說。2021年,市級通過事前績效評估和預算評審,全年審減資金8.1億元;通過績效目標實現程度和預算執行進度“雙監控”,收回低效預算指標10.8億元。
我市在實踐中發現,部分財政補貼資金投入不夠精準、產出效益不高。為此,市財政局探索構建績效水平聯動補貼機制,將“大水漫灌”式的補貼方式轉變為“精準滴灌”,在全省首批開展項目全成本績效管理試點。圍繞“事前核成本、事中控成本、事后講成本”這一主線,探索對市城區熱力公司、市公交公司、市保障房及直管公房3個財政補貼項目開展全成本績效管理試點,預算金額8047萬元。其中,對市城區熱力公司經成本測算,確定2021年度補貼額4834.5萬元,較上年度節省財政資金217.5萬元。
截至2021年底,市級基本建成了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基本實現了預算和績效管理的一體化。
市財政局主要負責同志表示,下一步,市財政局將繼續牢固樹立“大績效”理念,將績效融入預算管理全過程、財政工作各方面。特別是做好“經營財政”文章,堅持資金、資產、資源齊抓共管,努力做大收入“蛋糕”;積極整合財政資源,著力支持新型工業化推進,并研究制定稅源培強五年計劃,注重質量效益,講究投入產出,加快培植一批高質效、可持續的骨干稅源企業;堅持精打細算、節用為民,繼續從嚴控制一般性支出,騰出更多資金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蘇婷 通訊員 李鵬 王慧婷】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