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賦能,為臨床治療帶來更多可能
智慧賦能,為臨床治療帶來更多可能 ——泰安市中心醫院3D打印中心緊盯醫療需求,服務臨床一線
與 20 多個臨床一線科室緊密協作,累計服務 800 余名適宜患者,服務對象上至年逾八旬的耄耋老人,下至 4 歲幼兒;協作腫瘤外科、脊柱外科、創傷外科、口腔科、兒童骨科等科室開展 400 余例先進的 3D 打印手術,手術數量和質量都位于全省地市級醫院前列 ……
作為泰安地區首個醫學 3D 打印中心——上海交通大學醫學 3D 打印創新研究中心泰安市中心醫院分中心(簡稱泰安市中心醫院 3D 打印中心)的成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為創建"名中心、做中心、人民健康最中心"的新品牌、新形象、新高度增添了鮮明的智慧底色。
3D 打印助力臨床,開辟治療新天地
"有了 3D 打印技術的輔助,我們做起手術來信心更足了!尤其是在腦干出血手術方面,應用 3D 打印技術可以使手術更精準、更快速。"談起 3D 打印技術在臨床上的成熟應用,泰安市中心醫院神經腦科中心副主任胡泉感觸頗深。
據介紹,年近六旬的高某因神志不清、自主呼吸微弱被 120 急救車送往泰安市中心醫院救治。腦部 CT 檢查顯示,高某腦干出血明顯,隨時都有生命危險。"穿刺手術是挽救患者生命的最有效手段,越是盡早手術,患者的生命就多一份保障。"胡泉表示,腦干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和意識的中樞,成人的腦干體積狹小,可謂"方寸之間、大有乾坤"。腦干出血作為一種常見病,會產生極其危險的后果,但由于手術風險極大,以往腦干一直被視為手術禁區。
作為全市神經外科領域的排頭兵,泰安市中心醫院神經腦科中心在腦干出血手術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取得了顯著成效,而 3D 打印技術在臨床上的積極應用,更是讓神經腦科中心如虎添翼。"手術之前,我們積極對接 3D 打印中心,并根據患者的影像學資料為其制作了手術方案和導板;之后,手術團隊按照導板定位的穿刺點,為患者實施了幕上入路穿刺引流術,整個手術過程只有十幾分鐘。"胡泉表示,3D 打印技術不僅顯著提高了穿刺的精準性,更提高了手術效果,顯著降低了患者死亡率、致殘率。"借助 3D 打印導板,我們對穿刺的方向、深度有了更為精準的把握,也縮短了手術時間。"胡泉表示,以往像腦干出血、大腦深部出血等情況,由于手術風險大、窗口期短,導致很多患者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但隨著現代醫療技術的發展,尤其是 3D 打印技術的臨床應用,這些生命禁區正不斷被醫療人員所突破。
截至目前,泰安市中心醫院神經腦科中心借助 3D 打印技術,已成功實施了數十例腦干出血手術,取得了顯著臨床效果。
其實,3D 打印技術助力腦干出血手術的成功,只是泰安市中心醫院 3D 打印中心推動"醫工合作"成效的一個生動縮影。自 2020 年 12 月 12 日成立以來,泰安市中心醫院 3D 打印中心和臨床科室不斷書寫著一個又一個"智慧賦能"的創新故事。
2020 年 12 月,泰安市中心醫院關節運動醫學科運用 3D 打印技術,為一名肱骨骨巨細胞瘤并病理性骨折的患者進行了手術切除,并重建肱骨近端,標志著泰安市中心醫院的這項技術在省市同級醫院達到領先水平。
2021 年 2 月,泰安市中心醫院口腔科借助 3D 打印技術,實施了一例下頜骨腫瘤切除術暨下頜骨重建術,填補了泰安地區技術空白,標志著泰安市中心醫院口腔科在口腔頜面部硬組織缺損精密修復及重建方面達到了國內一流水平。
2021 年 5 月,泰安市中心醫院胃腸外科借助 3D 打印技術,克服多個技術難點,為一名患者切除腹部巨大腫瘤,有力證明了 3D 打印技術在腹部腫瘤診療方面的實用性和先進性。
2021 年 6 月,泰安市中心醫院胸部與食管外科利用 3D 打印技術,為一例巨大胸壁腫瘤患者實施了腫瘤切除及胸壁重建手術,開創了我市 3D 打印鈦合金肋骨胸壁重建手術的先河。
一年多時間來,泰安市中心醫院 3D 打印中心與腫瘤外科、胃腸外科、泌尿外科、脊柱外科、創傷外科、口腔科、兒童骨科等 20 余個臨床科室建立了密切協作關系,創造出了顯著社會效益。
3D 打印技術優勢多,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設計室內,程序員正根據患者醫學影像數據精心設計手術導板;打印室內,一臺造價不菲的 3D 打印機正按照既定程序進行自動打印 …… 近日,記者來到泰安市中心醫院 3D 打印中心看到,各項工作有條不紊進行,一片熱火朝天的奮斗景象。
"近段時間以來,由于臨床手術較多,這臺 3D 打印機保持全天候運轉,24 小時不停歇。"泰安市中心醫院 3D 打印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隨著全院推廣的進行,3D 打印技術已得到了臨床科室和醫生的認可,也為眾多患者贏得了健康希望。
所謂 3D 打印技術是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光敏樹脂、尼龍粉末、金屬粉末等材料,通過逐層打印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目前,3D 打印技術在醫療行業的應用包括手術模型、手術導板、金屬植入物、康復輔具和臟器三維重建(打印),且覆蓋眾多臨床學科。隨著 3D 打印技術與臨床應用的深度結合,3D 打印技術已展現出顯著的優勢。
首先,降低手術風險,提高安全性。在以往的手術預演過程中,醫生往往需要通過 CT、核磁共振等影像設備獲取患者相關數據,之后再將二維醫學影像利用軟件轉換成逼真的三維數據。而借助先進的 3D 打印技術,程序員可以直接將三維模型打印出來,從而"克隆"患者的病變部位,真實還原人體的實際空間深度感,更直觀展示出組織器官之間的空間位置關系以及特異血管的走向,助力醫生實現術前精準規劃、術中精準定位,大大提高了手術效率、精準度和安全性。
其次,個性化、私人化定制,讓患者更舒適。舉例來說,如果植入物為多孔結構、形狀復雜且尺寸非常小,通常很難使用傳統機加工技術實現,而 3D 打印技術能夠根據每名患者的實際需求,實現植入物的"量身定制"和按需打印,從而更好地契合患者的病變不規則區域,進而保證醫生在手術時精準躲避血管、神經等復雜危險器官,減少患者痛苦。
再者,打造立體化模型,暢通醫患溝通。由于絕大多數患者的醫療專業知識較為匱乏,如果醫生僅僅依靠醫學影像、檢查數據等資料與患者進行溝通,難免會出現障礙,而 3D 立體化模型能有效改善這一現狀。利用 3D 技術三維重建打印出來的立體模型,患者的病變位置、大小及周邊血管、氣管等清晰可見,既可輔助醫生進行精準的手術規劃,又便于醫生針對手術方案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交流。
現如今,泰安市中心醫院 3D 打印中心采用的三維重建技術能夠精確還原腹腔內器官(肝、膽、胰、腎、肺等)、病灶及周圍脈管系統的情況等,從而輔助醫生進行術前精準規劃、術中參考、術后評估的精準外科手術解決方案,對提高治療精準度、降低手術風險起到了重要作用。
泰安市中心醫院兒童骨科負責人張其海告訴記者,醫學 3D 打印技術在兒童骨科方面應用廣泛,涉及復雜骨折手術、矯形手術(如膝內翻、肘內翻、扁平足)等方面,"依托 3D 打印導板或模型,臨床醫生研究患者的病情更為直觀,手術也更為精準,增加了手術安全性,提高了患者舒適度。"張其海表示,借助 3D 打印技術,臨床專家既能為學齡前扁平足患兒訂制鞋墊,也能實施先進的矯形手術。
值得一提的是,3D 打印技術的廣泛應用,不僅提升了臨床治療水平,也在某種程度上提高了臨床醫生的綜合業務能力。在去年年底舉行的醫學 3D 打印技術與臨床應用全國創新大賽上,泰安市中心醫院提報的《醫用 3D 打印技術在神經外科椎管髓內腫瘤的應用》獲得三等獎。
泰安市中心醫院 3D 打印中心的建設及運營,對于提升學科建設、醫療服務、科學研究水平以及醫學領域前沿核心競爭力,推動泰安乃至山東地區的醫學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未來,泰安市中心醫院將進一步推動 3D 打印技術應用于術前規劃、術中導航、術后康復及個性化定制等階段,從而為患者提供最優的個性化數字醫療解決方案,滿足患者越來越高的健康需求。
【泰安日報社 · 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張偉 通訊員 段金磊】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