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黨而興勇擔當篤行實干啟新程——2021年山東組織工作綜述
砥礪奮進路,鏗鏘腳步聲。
2021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也是山東組織工作發展歷程中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全省各級組織部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錨定“走在前列、全面開創”“三個走在前”總遵循、總定位、總航標,擔當作為、奮勇爭先,推動組織工作全面提標、提質、提速、提效。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扎實開展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慶祝活動有關工作,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高質量做好市縣鄉領導班子換屆工作,高標準完成村(社區)“兩委”換屆,高規格召開省委人才工作會議,持續打造模范部門和過硬隊伍……一年奮力前行,組織工作踏出一串堅實而有力的足跡,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提供了有力組織保證。
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
擁護“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
“我們要繼續弘揚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永遠把偉大建黨精神繼承下去、發揚光大!”……在齊魯大地,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持續引發強烈反響。
信仰的旗幟高高飄揚,思想的光芒熠熠生輝。一年來,全省組織部門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推動全省廣大黨員、干部深學細悟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深學細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深學細悟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深入推進黨的理論武裝。舉辦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黨史學習教育、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專題讀書班和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學習班,培訓省級領導干部、省管廳級領導干部、縣(市、區)黨政正職6700余人次,帶動各級對縣處級以上干部全覆蓋輪訓。深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培訓工程,選調2.2萬余人次學習培訓。
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牽頭組建18個省委巡回指導組,指導各級黨組織開好專題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為各領域基層黨組織量身打造學習方式和載體,全省35.3萬個基層黨組織、701萬名黨員經受了深刻的政治教育、思想淬煉、精神洗禮。依托沂蒙干部學院、濟寧干部政德教育學院、膠東(煙臺)膠東(威海)干部教育培訓基地,培訓學員25.9萬余人次。
深入推進慶祝建黨100周年系列活動。23名優秀共產黨員、18名優秀黨務工作者、30個先進基層黨組織受到黨中央表彰,省委表彰山東省優秀共產黨員350名、優秀黨務工作者200名、先進基層黨組織450個。全省為63.9萬名黨員頒發“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開展“發現榜樣”“我來講黨課”“黨史百年 齊魯印記”等活動,教育廣大黨員群眾堅定跟黨走。
樹牢實干實績導向——
建設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
建黨百年之際,我省5名“全國優秀縣委書記”走進人民大會堂接受表彰,這是對擔當實干者的充分肯定和最高褒獎。
事業發展,關鍵在黨,關鍵在人。去年以來,按照黨中央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聚焦“五個好”目標,各級組織部門高標準推進市縣鄉領導班子換屆工作,突出實干實績,嚴明換屆紀律,嚴把政治關、品行關、能力關、作風關、廉潔關,嚴格履行“凡提四必”,緊緊圍繞強省建設需要,選拔使用德配其位、才配其位的干部,增強班子整體功能,換出了班子隊伍新面貌、選人用人新氣象、干事創業新活力。
以換屆為契機,全省組織部門一體化推進干部育選管用,不斷提升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質量。
健全完善選人用人制度機制。深化優秀年輕干部“789”工程,健全年輕干部工作常態化機制,推動各級大力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破除各類限制,搭建競爭平臺,為各級機關考錄年輕公務員9418人。拓寬用人視野,從國內知名高校、科研單位引進高層次雙專型干部擔任省屬高校領導職務。組織開展“雙百”掛職,選派處科級年輕干部上下交流掛職鍛煉。
加強政治能力和專業化能力建設。落實省委關于進一步加強新時代干部隊伍政治能力建設的意見,實施“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工程。大力實施干部專業化能力提升工程,實施萬名黨政干部和萬名企業家數字化培訓工程三年行動計劃。聚焦貫徹新發展理念,將各市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省直機關績效考核,升級為各市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考核和省直機關服務高質量發展績效考核。
加強干部隊伍管理,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建成干部監督信息系統,出臺被問責和受處分干部管理使用、查處誣告陷害行為等辦法。制定《山東省職級公務員管理辦法(試行)》,鞏固拓展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實施成效。首次開展全省“最美公務員”選樹宣傳活動,營造了學習先進、崇尚先進、爭當先進的濃厚氛圍。
聚焦強基礎固基本——
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根本固者,華實必茂。全省各級組織部門牢固樹立大抓基層鮮明導向,著眼增強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以開展黨委(黨組)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為抓手,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深入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圓滿完成村(社區)“兩委”換屆,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一肩挑”比例較上屆提高了32個百分點,“兩委”成員平均年齡比上屆下降6.6歲、6.1歲,高中中專以上學歷的比上屆提高19.8個、7.6個百分點,實現了年齡、學歷“一降一升”,對新一屆“兩委”成員開展“全覆蓋”培訓33萬人次,有力推動帶頭人隊伍整體優化提升。全面推行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發展合作社4萬家,帶動入社成員達437萬戶,村黨組織服務引領能力進一步增強。持續推動工作力量下沉,全省新選派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3萬名,實現了對脫貧村和易地扶貧搬遷村(社區)、鄉村振興任務重的村、黨組織軟弱渙散村全覆蓋。
全省成立住宅小區業委會1.9萬個,成立率由不足20%增長到56.3%,各市物業領域問題矛盾普遍下降10%以上……“齊魯紅色物業”建設成為我省深化城市基層黨建全域提升攻堅的生動縮影。從制定街道7個類別、176項職責任務清單,到全省配備社區專職工作者5.4萬名,再到深化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一年來,黨建引領提升基層治理水平,讓群眾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變化。
聚焦新興領域創新突破,各領域基層黨建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全面推行黨支部評星定級和黨員量化積分管理。全省非公企業、社會組織黨組織覆蓋率分別達到86%、75.7%。各市依托郵政管理(交通運輸)部門成立市級快遞(物流)行業黨委,青島、臨沂、菏澤等地成立(直播)電商行業黨委。我省推動成立市級產業鏈黨委或黨建聯盟55個、縣級340個,覆蓋企業8726家。
堅持人才引領發展——
打造具有山東特色的新時代人才集聚高地
2021年12月17日,省委專門召開人才工作會議,為全省新時代人才工作謀篇布局,寫下山東人才發展事業濃墨重彩的一筆。
強省之道,首在得人。我省深入貫徹落實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打造具有山東特色的新時代人才集聚高地。
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我省調整優化省市縣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設置,編制“十四五”人才發展規劃,謀劃構建具有山東特色的人才集聚雁陣格局。建立差異化和創新性相結合的考核體系,實施第二批黨委書記人才項目336個。推行產業核心技術“揭榜掛帥”攻關機制,各市發布技術需求榜單913個,集聚人才團隊228個。
著力不斷改善人才隊伍結構,我省優化省級人才工程,實施領軍人才“筑峰計劃”,完善頂尖人才引進“一事一議”機制,3名專家當選兩院院士,住魯院士達到111位,國家級領軍人才數量創歷史新高。組織實施“萬名博士、十萬碩士、百萬大學生創業齊魯計劃”,集聚高校畢業生80余萬人。
全力優化人才發展生態,探索推行“政策找人”“免申即享”機制,向11.7萬名青年人才落實普惠性補貼15億元。掛牌成立全國首家省級人才集團,推進人才飛地、人才大數據、人才精準招引。發放“人才貸”,探索開展高層次人才創業保險試點。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出發。2022年,全省各級組織部門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貫徹落實中央部署、省委要求,大力倡樹“嚴真細實快”工作作風,踔厲奮發、創新實干,在提升組織工作創新力上尋求新突破,努力為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證,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勝利召開。(大眾日報記者 張春曉 通訊員 魯祖軒)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