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分心駕駛”,綜合措施要跟上
近日,公安部發布了新制定的《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記分管理辦法》(公安部第163號令),將于2022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2022版《辦法》在保持對酒后駕駛、交通肇事致人傷亡后逃逸、使用偽造變造牌證等嚴重妨礙交通安全的違法行為高壓態勢的前提下,根據對道路交通安全暢通影響的程度,對交通違法記分做了調整。(據每日新聞報)
交通執法正在與時俱進
2022版記分規則調整后,即有“減法”,也有“加法”。“減法”涉及的罰則條款包括:壓線扣3分變為扣1分,駕駛與準駕車型不符的車輛扣12分變為扣9分,未粘貼檢驗合格標志扣3分變為不扣分,體現了交通執法的人性化和與時俱進。
值得注意的是,在“加法”罰則條款上,駕車接打手持電話,由原來的扣2分,變為扣3分。從統計數據來看,接打手機等不良習慣使駕駛員注意力減少了37%,阻礙了車輛行駛和道路觀察,削弱了司機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極易引發事故。
治理“分心駕駛”勿止于提高扣分標準
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2018年的一項分析報告顯示,交通事故發生多為無證駕駛、酒后駕駛和駕駛中使用手機這三個原因,訴訟至法院的交通事故中,超過一成案件原因為開車玩手機。這說明,“分心駕駛”與無證駕駛、酒后駕駛一樣,存在安全危害。所以,有必要提高此類扣分標準,增加違法成本。從這次的管理辦法來看,處罰沒有納入刷視頻、看微信、查導航等看手機、玩手機的其他方式,力度還不夠。
治理“分心駕駛”勿止于提高扣分標準,一方面要提高行為違法的成本,另一方面也需要提高執法的可操作性。除了交警日常執勤與監控抓拍以外,還需要專項整治,最終形成達成長期有效行為養成的目的。
“分心駕駛”的治理要嚴而又細
現在,“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已成為駕駛者的行動共識,原因在于,嚴格執法。同理,治理“分心駕駛”亦是如此,若“分心駕駛”像“酒駕”那樣加大懲罰力度,相信沒有人會輕易駕車玩手機。在美國50個州中有 14個州已立法禁止司機開車時發短信,賓夕法尼亞州則把開車玩手機定義為危害公共安全罪,每次罰款120美元。
懲治“分心駕駛”除了需要提高行政違法的成本之外,織密法律柵欄也很有必要,細化區分什么是“分心駕駛”,會進一步提升道路安全水平。“分心駕駛”的治理,在嚴格的同時,也要細致,讓基礎設施硬件改良,做到剛性約束,再通過司機師傅們個體自覺去消弭不良習慣,整個交通環境才會有大的改觀。
熱動
澎湃新聞
分心駕駛不僅是開車打手機,還有比如交談,趕時間,聽音樂,思考問題,開情緒車,駕車時吃東西、抽煙、東張西望等等。我們開車時不經意間的一個視線轉移或短暫的思緒紛飛,很可能就是一次事故的原因。
南都評論
客觀而言,“分心駕駛”與酒駕的危害程度、故意程度都有一定的區別,而且酒駕入刑后,酒駕犯罪迅速攀上刑事犯罪的榜首,還有刑罰過重的爭議,因此不宜簡單仿效。
新安晚報
沉疴下猛藥。尤其在目前中國車輛呈現“爆炸性”增長態勢、使用智能手機的人愈來愈多的背景下,唯有重拳出擊,才能讓司機們由“分心駕駛”轉向“專心駕駛”。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評論員 程帥】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