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動丨破解“征信修復”的騙局需堵疏結合
一紙信用報告,關系著每個人和企業的金融生活等,一旦出現不良記錄,就可能產生貸款通不過、個人或企業信譽受損等負面影響。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存在不良征信記錄的個人和企業急于消除不良征信記錄的心理,以“征信修復、洗白、鏟單”“異議投訴咨詢、代理”為名招攬生意,收取高額服務費。業內人士表示,征信領域不存在“征信修復”的說法,所有聲稱合法的、商業的、收費的“征信修復”都是騙局。(據新華社)
花錢能否“洗白”不良征信記錄
征信報告是由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出具的記載個人信用信息的記錄,用于查詢個人或企業的社會信用。產生不良征信記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個人的信用卡沒有及時還,或者有欠稅記錄、強制執行記錄、電信欠費記錄等,個人信用報告上就可能顯示,在辦理信貸的時候就會受到影響。
現實生活中,一些不法分子打著“征信修復”的幌子,代理或者唆使存在不良征信記錄的個人或企業,通過向征信機構提供假材料意圖修改不良信息,或是偽造證明試圖欺騙銀行撤銷不良信用記錄,或是向征信機構、銀行進行無理申訴、惡意投訴企圖混淆視聽等手段,以達到消除不良征信記錄的目的。這些所謂的“征信修復”手段沒有一種是正常的、合法的,除了擾亂征信秩序外,并不會達到所謂“征信修復”的目的。
“征信修復”騙局后果嚴重
從總體上看,越來越多的個人和企業重視征信記錄,征信業的有序發展為構建誠信市場經濟體系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國務院出臺了《征信業管理條例》,中國人民銀行制定了《征信機構管理辦法》等。
“征信修復”讓人聯想到前幾年有的地方花錢消除交通違章罰分記錄的現象。花錢“消分”的違法行為在有關部門的嚴厲打擊下,日漸銷匿。而“征信修復”騙局招搖過市,值得警惕。事實上,“征信修復”不僅是騙人錢財的把戲,而且涉嫌觸犯法律,破壞社會信用體系。有些受騙者不僅損失了錢財,還可能因此泄露個人信息,遭遇電信詐騙、洗錢、冒名網貸等。
多開“征信修復”的“正門”
對于“征信修復”,一方面,我們需要加大宣傳力度,讓所有存在不良記錄的人遠離騙局,讓他們依靠正常渠道,做到“講誠信”,在出現不良信息后應及時還款,終止不良行為,后續注意按時還款、避免逾期,保持良好的信用記錄。也讓所有存在不良記錄的人“歪門邪道”那一套是行不通的。另一方面,需要執法部門嚴厲打擊“行騙的人”,將不法人員一網打盡。
此外,更還需要多打開“征信修復”的“正門”,多提供“征信修復”的渠道。如很多逾期并非刻意為之,而是忘記了還款日,銀行可多做提醒,在將逾期情況上傳到人行征信系統前,告知顧客已逾期,請顧客及時還清借款,爭取不產生征信記錄。讓有強烈信用修正欲望的人盡快回歸正常生活, “正門”多了,“正道”順暢了,“歪門”自然關閉了。
熱動
澎湃新聞
堵住“旁門”的同時,金融機構和征信機構要普及相關知識,讓公眾知曉合法的維權渠道和方式,了解“征信修復”騙局,避免上當受騙。
工人日報
要強化征信業相關法律法規的普及,讓公眾知悉征信記錄的收集、管理和使用途徑以及不良征信記錄的產生方式和取消方法,對征信記錄樹立正確的態度,提倡向愛惜自己的名譽一樣重視征信記錄。
四川在線
在一個“信用時代”,誠信記錄、失信記錄是多么重要,其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生活。一旦出現不良記錄就可能產生房貸等貸款通不過、個人或企業信譽受損等負面影響。出現了不良記錄之后如何辦?正確的做法當然是“糾正錯誤”“積極改正”,依靠“回頭是岸”實現“浪子回頭”。這是不二的法寶也是不二的途徑。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評論員 程帥】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