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臀,中文字幕无码人妻波多野结衣,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亚洲人成在线网站

首頁 > 首頁 > 山東要聞 > 正文
  • 打破要素“天花板” 換來發展“一片天” ——聚焦山東省2022年工作動員大會⑥

      “水美則魚肥,土沃則稻香。”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要素保障是關鍵。近年來,山東強化要素保障,最大限度挖潛拓展空間,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實施的關鍵之年,也是我省新舊動能轉換“五年取得突破”的決戰之年,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意義重大。面對要素趨緊的共性難題,如何更大力度強化要素保障,為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山東省2022年工作動員大會提出“加強要素保障創新”,強調必須強化政策協同性,以新思路新舉措,在市場化交易上、差異化配置上、內生性挖潛上發力,打破要素“天花板”,換來發展“一片天”。

      在市場化交易上發力

      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是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市場體系的內在要求。要素自主有序流動,能有效提高配置效率,激發全社會創造力和市場活力,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2021年初,山東聚焦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五大要素,提出5個方面的20條政策措施,加快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全年,全省1076宗3.1萬畝土地成功入市,新增上市公司37家。

      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山東社科院國際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李廣杰認為,與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相比,當前山東各要素領域仍不同程度地存在要素流動不暢、配置效率不高、制度體系不健全等問題。“聚焦要素市場化配置的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和市場主體反映強烈的問題,山東要加快統一開放的要素市場體系建設,創新要素市場化配置方式,完善要素市場化交易平臺,健全要素市場化運行和監管機制。”

      打破區域壁壘,實現要素資源跨區域流動,平臺作用顯而易見。濰坊市水利事業發展中心主任韓俊清介紹,去年濰坊在全省率先出臺水權交易管理辦法后,諸城兩家水務公司在中國水權交易所順利完成濰坊首筆水權交易。

      “首筆交易成功示范帶動作用明顯。中心按條件篩選出100余家企業為潛在交易主體,主動對接了解用水需求,已達成30余筆交易意向,有望通過市場化手段解決企業用水瓶頸制約。”韓俊清說。

      為更好推動各類要素自由流動和市場化配置,去年,山東組建成立山東產權交易集團,同時與沿黃省(區)要素交易機構共同發起成立黃河流域要素市場聯盟,我省要素交易市場步入跨區域合作新時代。目前,山東產權交易集團已涵蓋16大要素板塊、36個要素交易品種,交易額累計突破1萬億元,為市場主體融資2500億元。

      “推動排污權、用能權、用水權、碳排放權等要素市場化交易,能促進資源節約、保護和優化配置,用好用活。”山東產權交易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苗偉說,今年將進一步推動搭建全省統一的交易平臺,牽頭與沿黃省(區)要素交易機構協同開展新要素交易,擴大要素市場化配置范圍。

      在差異化配置上發力

      要素總量一定,尋求配置最優解,怎么辦?必須在差異化配置上發力,加強供需銜接,推動精準供給。

      “完善‘要素跟著項目走’機制,有助于進一步加強供需銜接,推動精準供給。”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我省將繼續從土地、能耗、資金等方面加強要素保障,對納入省“十四五”規劃、國家相關部委規劃、省級以上立項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實行規劃用地規模省級全額配給。

      要素趨緊背景下,優質要素聚集對項目吸引力正在放大。“在省級以上開發區開展‘標準地’改革,集聚投放資源要素,‘拿地即開工’會形成巨大的磁場效應,吸引優質項目主動拋來橄欖枝。”省自然資源廳自然資源所有者權益處副處長吉學文說。

      2021年起,我省將省級以上經濟技術開發區(園區)等重點區域內,新增工業用地不低于30%按照“標準地”制度供地,調整為全面實行“標準地”出讓,全省“標準地”出讓土地面積由2020年的4.4萬畝增長到13萬畝。今年1月,已出讓1.09萬畝。吉學文說,提了“門檻”,項目不減反增,證明改革是雙贏。今后將繼續加強政策宣傳和解讀,引導地方加強要素集聚,更好達到政策效果。

      資金是企業的血液,是重要的生產經營要素。企業融資難,渠道不暢是重要原因,加強數據賦能很關鍵。2021年年底,省綜合金融服務平臺上線運行,同時還將作為省級地方征信平臺進行建設。

      “我省專門組建山東省征信有限公司運營平臺,在政府監管下充分發揮市場機制,通過‘專業化公司+商業化機制’的模式,將大數據技術和征信專業能力結合起來,對標金融機構最需要的信息,深入挖掘各類數據,幫助金融機構真正看清企業,推動金融機構敢于投放資金,從而提高企業資金的可得性。”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葛志強說。

      目前,平臺已梳理匯聚10個部門的29類數據服務,進駐26家金融機構,發布123款金融產品。

      葛志強表示,平臺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還要進一步攻關,攻克技術關、數據整合關,特別是觀念關,真正打通堵點,把數字山東、數字政府建設的要求落地落實,運用數據助推資金要素注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2020年以來,濟南市不斷完善上市掛牌后備企業培育機制,近兩年,新增16家上市公司。“我們將搶抓資本市場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機遇,啟動實施‘荷尖計劃’,分階段、分梯次、分領域培育一批優質后備企業,力爭全年新增上市及過會企業10家以上。”濟南市地方金融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馮毅表示。

      在內生性挖潛上發力

      當前,靠增量擴張支撐發展的用地方式已難以為繼,要素緊缺與資源閑置并存,必須將土地要素保障、拓展用地空間的著力點,轉移到推進集約節約、存量挖潛上來。

      我省提出,“出清”“盤活”“提效”并舉,在內生性挖潛上發力。

      “出清,為產業結構調整和重大項目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我省堅定不移推進“三個堅決”,聚焦8個重點行業,嚴守標準,加快推動低效落后動能淘汰出清。2021年,累計壓減焦化產能180萬噸,整合轉移煉油產能780萬噸。

      閑置的土地如何活起來?膠州市里岔鎮精準識別、回收、利用“三步走”,對納入閑置資源庫的地塊,二次招商、產業鏈招商,實現高效利用。2021年盤活閑置土地861畝、閑置廠房12萬平方米,招引項目8個。“只有盤活閑置資源,才能拓空間、添動力。”里岔鎮黨委書記時海濤說。

      用好存量,銜接好供需兩頭,威海研發“威海市項目用地合規性智能輔助查詢平臺”,加速項目落地。乳山市海上風電裝備制造產業項目,前期通過平臺查詢,有導向性地選擇了五大片區布局規劃。威海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用地緊張趨勢不會發生大變化,必須加大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的處置力度,更好發揮平臺作用,保障好項目落地。

      面對日益趨緊的資源環境制約,如何以最少的資源要素消耗支撐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2019年我省啟動“畝產效益”評價改革,一年試點示范、兩年全面推開,完善評價指標體系,制定實施了差別化的價格、用地等方面政策措施,目前已初見成效。

      “改革有效引導了企業持續提升資源要素利用效率,得到基層和企業認可。”省工信廳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魏斌說,深化“畝產效益”評價改革,探索開展分區域、分行業、分專項評價工作,在價格、用地、信貸等差別化政策制定和應用方面爭取實現新突破,更有力提升企業和地區轉型升級的積極性,推動要素向高產區域、高端產業、優質企業加速聚集。

      (□ 大眾日報記者 趙豐 陳巨慧 □參與采寫 付玉婷 王健)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12377 舉報郵箱:jubao@12377.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公網安備 370902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