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中醫醫院:立春時節應該這樣養生
立春之后,氣溫轉暖,但寒冷時節,冷熱變化之間,最易感冒,因此呼吸系統疾病發作頗多。2月9日,泰安市中醫醫院專家提醒公眾,立春起生機蓬勃,是人體機能、新陳代謝最活躍的時期,順應大自然的變化趨勢,活動起來,更利于身心健康。
“春捂秋凍”是民間的保健諺語,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凍蟲伏,人體新陳代謝相應變慢,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也容易損陽氣,稍受風寒,易發宿疾。此時若出汗應及時擦拭,切勿敞開胸懷讓風勁吹。“春不減衣,秋不戴帽”,立春后的一段時間里,天氣乍暖還寒,變化仍較大。不宜過早減掉冬衣,年老體弱者換裝尤其應謹慎,不可驟減。為避免春季疾病的發生,公眾應順應氣候的變化增減衣服;常開窗,使室內空氣流通,保持空氣清新;注意休息和加強鍛煉,提高機體的防御能力。早睡早起,適當增加室外活動,使身體的冬藏狀態開始適應春天的到來,使自己的精神情志與大自然相適應,力求身心和諧,精力充沛。
按自然屬性,春屬木,與肝相應,中醫認為肝主情致,因此在立春養生方面主要是護肝,調節心情為主,保持心情舒暢,防止“肝火上升”,保持心境恬愉的好心態,利于疏肝理氣。需要注意的是,春季是肝陽亢盛之時,情緒易急躁,若心情抑郁會導致肝氣郁滯,影響肝的疏泄功能,也容易使內分泌系統功能紊亂,免疫力下降,容易引發肝病、心腦血管疾病等。
此外,運動調養在于啟動身體引擎,活絡筋骨,春季是進行運動養生的最佳時機,適合太極拳、體操、慢跑、散步、郊游、登山及騎自行車等健身運動。泰安市中醫醫院專家介紹,從臨床看,春季從事運動調養的人,抵抗力強,全年很少罹患呼吸系統疾病及傳染病。一天之中,清晨又是陽氣始生之時,最適合運動。
春天是生發的季節,新鮮的果蔬可以為身體帶來更多的營養和能量,專家建議可多吃菠菜、韭菜、枸杞芽、綠豆芽、薺菜、春筍、豌豆、荷蘭豆、春筍、豌豆、荷蘭豆、枇杷、菠蘿、草莓等食物。
立春后,人易煩躁,常揉內關穴,可以寧心安神,提高睡眠質量,內關穴位于我們的前臂正中,腕橫紋上2寸。期門穴有疏肝理氣,保健腸胃的作用,期門穴在身體的乳頭直下,第6肋間隙中(乳頭平第4肋間隙,乳頭下兩個肋間隙)。春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節,揉搓迎香穴有很好的防病作用,穴位于鼻翼外緣中點旁開0.5寸,鼻唇溝正中。立春后人體的毛孔逐漸打開,風邪夾寒最易趁虛而入,經常按揉肺經可以提升皮膚抵御風寒的能力。此外,手腕處有心經的原穴“神門穴”,經常按揉能夠強化心功能,神門穴在腕橫紋上,手小指一側腕下方肌腱的里側。用熱水袋熱敷、艾灸或按揉腰眼,可以起到溫暖腎陽的作用。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徐文莉 】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