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味道】泥虎“叫”新春
新華網濟南2月7日電(秦來玲)虎年到,好運兆。春節前后,含有“虎”元素的工藝品從人們的記憶中走出來,泥老虎更成為今年最受歡迎的民俗產品之一。山東省高密市姜莊鎮聶家莊“90后”泥塑傳承人聶鵬抓住生肖虎年商機提前謀劃、推陳出新,讓經久不衰的“泥老虎”展新顏、換新衣,以全新的姿態迎接虎年,獻禮美好生活。
各式各樣的泥老虎。 新華網發
擺放在聶鵬工作室里的泥老虎。 新華網發
在泥塑傳承人聶鵬家里看到,走廊上、展廳里、過道旁擺滿了大大小小的泥老虎。這其中既有紅綠相間的傳統泥老虎,也有不少“新面孔”。為了迎接虎年,聶鵬設計推出了一系列新作品,希望通過自己的雙手,賦予泥老虎更多的色彩與生命力。
寫著“日進斗金”的泥老虎。新華網發
聶鵬介紹,今年在保留傳統泥老虎造型的基礎上,對表面的色彩和圖案進行了創新,并且把高密剪紙融合進去。
泥老虎起源于明代萬歷初年,是我國現存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品,具有獨具一格的工藝制作過程和藝術特色。泥老虎腰部是斷開后用牛皮連接的,擠壓頭、尾后,泥老虎會發出響聲,因此又被稱為泥叫虎。
把選好的泥放在模具里。新華網發
“看似簡單的泥老虎,從開始挖土到最后成品,需經十多道工序才能制作完成,包括選泥、制模、磕坯、修坯、做哨、涂粉、上色、成品等。其中選‘泥’是做好泥老虎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這泥是取自聶家莊地表下一米左右的黃黏土,泥質細,沒有沙和碎石頭,捏好了放在太陽底下曬,不裂紋。”聶鵬說。
捏好的泥老虎正在晾干。新華網發
制作底胚、制作哨子和著色是制作泥老虎的三大步驟,看似簡單,但其中的學問可不少。哨子是高密泥老虎在全國泥塑當中一個非常有特點的地方。“在削蘆葦桿的時候,要掌握削切坡度以及做哨用的紙的厚度和硬度,需要有技巧。”聶鵬說。
聶鵬正在給泥老虎著色。新華網發
面對這一傳承了400多年的老手藝,“90后”泥塑傳承人聶鵬有著更多的想法和創意。他在立足傳統手工制作的基礎上,創作了以十二生肖作品、高密三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為主題的泥塑,豐富了作品種類,擴大了泥塑的知名度,增強了人們對傳統文化創新的認可度。同時,成立了泥塑專業合作社,帶動村里更多老藝人重拾泥塑老手藝,在鄉村振興當中發揮主力軍作用。
“90后”泥塑傳承人聶鵬展示作品。新華網發
“作為一名‘90后’的年輕傳承人,我非常有信心把這項老手藝傳承下去。”聶鵬說。
出品人:劉健
監制:錢彤 周紅軍
制片:朱永磊 郝桂堯
統籌:邱小敏 呂放
策劃:李由
編導:李海韻 秦來玲
視頻:單穎穎 于欽水
配音:張曉琪
海報:耿曉涵
包裝:馬天龍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