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堅定不移走新型工業化強市之路
1月19日上午,中國共產黨肥城市第十五次代表大會勝利閉幕,大會提出錨定工業強市,塑造縣域競爭新優勢,堅持工業主導地位不動搖,下大氣力打造富有肥城特色、契合時代特征的新型工業化體系。新一屆肥城市委政治站位再提高、信心決心再堅定,創新實干擔當新使命,奮勇爭先闊步新征程,必將聚力譜寫中國桃都美好肥城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做大做強優勢產業
肥城市素有“建安之鄉”的美譽,建安業是肥城的傳統產業,也是優勢產業支柱性產業之一。全市全年建安業總產值可突破900億元,稅收突破33億元,目前正向著千億級產業目標進發。
前不久,山東軍輝集團400多位員工高標準完成了北京冬奧場館冰上項目訓練基地綜合館鋼結構的建設任務。“作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訓練基地,承載著國家榮耀,我們肥城建安人能夠參與這次建設,感到無比驕傲與自豪。”山東軍輝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分公司項目經理李寶文說。此外,在天安門城樓、人民大會堂、鳥巢、雷神山、火神山等一系列國家重點工程中,也都有肥城建安人的身影。
肥城市立足本市產業基礎,精準把握發展趨勢,以建鏈延鏈、補鏈強鏈為抓手,集中力量培植壯大特種鋼鐵、建筑安裝、鋰電新材料、鹽穴儲能儲氣、環氧高端化工五大優勢產業鏈,實行“鏈長制”,推動創新強鏈、龍頭引鏈、項目補鏈、人才興鏈、服務穩鏈,不斷增強產業鏈韌性和競爭力。今年初梳理確定總投資263.9億元的重點工業項目20個,年度投資79.7億元。其中,投資20億元的泰鵬非織造過濾材料制造項目,生產工藝為國內首創,攻克了耐高溫濾材“卡脖子”技術,年可實現銷售收入30億元、稅收1億元。投資5億元的特鋼劍橋新材料項目,采用鋼鐵研究總院最新技術,生產家電用極薄寬幅鍍鋅板材,年可實現銷售收入13億元、稅收4400萬元。
據了解,到2026年,肥城建安業產值將達到1200億元、特種鋼鐵達到500億元、其他3個產業鏈突破100億元。同時統籌推動高端化工、裝備制造、工程材料等特色產業健康發展,搶灘布局信息技術、集成電路、數字智能等未來產業,配套發展現代金融、電子商務、工業設計等生產性服務業,搭建工業經濟發展的“四梁八柱”。
做優做實企業培植
近年來,肥城市聚焦聚力工業強市建設,把培育高新技術企業作為發展戰略新興產業、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牛鼻子”來抓,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持續增強核心競爭力,努力搶占產業制高點。
工業是強市之本,富民之源。肥城市實施工業領軍企業和科創企業“雙20強”培育工程,量身定制培植方案,引導企業深耕主業、擴規升級,形成遞進培育、結構合理的企業梯隊。不斷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強化創新平臺建設和產學研合作,提高自主研發與先進技術引進落地能力,新培育一批單項冠軍、瞪羚企業和“小巨人”企業。
如今在肥城,科技引領創新,企業競相當“冠軍”。山東農大肥業科技有限公司、肥城金塔酒精化工設備有限公司、山東一滕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肥城金塔機械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上榜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名單。2021年,山東魯泰建筑產業化材料有限公司、山東瑞福鋰業有限公司等企業上榜第五批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名單,省級冠軍企業達11家。
“2021年山東騰陽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創建了自主品牌‘KOWELL科為’機器人,與山東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機器人中心合作,共建研發平臺,自主研發控制系統,目前已完成工業機器人的研發和小批量組裝并測試。”位于肥城高新區的騰陽智能產業園技術總監趙志明說。在機器人車間內,趙志明和同事忙著對新研發的機器人進行設備調試。以研發生產智能工業機器人為主營業務的山東騰陽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走出了一條科技創新發展之路。通過與山大、山科等高校合作,與川崎、ABB、埃斯頓等多家先進機器人制造廠家共同打造產學研聯合的協同創新平臺,企業自主研發的智能碼垛機系列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穩居同行業第一。
肥城市還大力開展質量品牌提升行動,鼓勵企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支持龍頭企業參與、主導各類標準制修訂,掌握更多行業話語權、市場主導權。加快以“智改數轉”為重點的技改升級,深化工業互聯網部署應用,引導上線企業輸出方案,打造全國工業互聯網縣域標桿。用好全省上市公司孵化聚集區試點機遇,引導企業優化內部管理,加快上市步伐,做大產值市值。到2026年,肥城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將達到350家,上市掛牌企業將達到20家,營業收入過500億元、50億元、10億元的企業將分別達到1家、6家、20家。
做精做細服務保障
為讓企業輕裝上陣、加快發展,肥城市設立新型工業化發展基金,出臺工業發展“金十條”、人才引進、企業上市、節能降碳等“一攬子”政策。
為充分吸引高層次人才,前不久,肥城市印發了《關于建立肥城市高層次人才周轉編制專戶的通知》及實施細則,調劑40個事業編制,在肥城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設立工業企業高層次人才專項編制專戶,專門用于企業引進“雙一流”和全球TOP200高校本科以上畢業生。
肥城市出臺推動建安業高質量發展的扶持政策,從資質晉升、財稅貢獻、人才引進、總部落戶等10個方面給予其政策扶持,積極打造重商興企環境。經濟工作會議邀請納稅過億元的企業家就座主席臺,企業家優先推薦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市財政拿出“真金白銀”,支持企業做大做強,讓貢獻突出的建安企業“政治上有榮譽、經濟上有獎勵”,調動了企業“走出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肥城高新區積極支持企業實施產業升級、科技創新和數字賦能,成立企業科技服務隊,采取‘一對一’方式上門開展指導,幫助企業完善申報材料,做到‘一對一’講透徹、‘手把手’教到位,協助企業爭取各類平臺和榮譽。”肥城高新區規劃建設部部長陶志剛說。
肥城市邀請專業機構編制新型工業化發展規劃,進一步明確產業布局、用力方向、推進路徑。聘請相關領域權威專家組建“工業智庫”,對產業發展“把脈會診”。建立政企常態化雙向溝通機制,整合資源、信息共享,支持企業家放開手腳干事、甩開膀子創業。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尊重關愛企業家隊伍,定期組織高校培訓,開展年度經濟人物評選,營造更加有利于工業經濟發展和企業家創新創業的良好生態。
為進一步加大高端人才引進力度,肥城市“聯姻”大專院校、“牽手”科研院所,在深入調研摸排、了解企業人才需求的基礎上,先后引進高層次專家教授16人、海外院士等國際專家11人。
據了解,2021年,肥城市備案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39家,凈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0家,總數達96家,凈增量和總量連續兩年位居泰安市第一位,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下一步,肥城市將繼續以執著追夢的赤誠情懷、一往無前的昂揚姿態,創新實干、奮勇爭先,聚力譜寫中國桃都美好肥城現代化建設新篇章,闊步邁向新征程。
【特約記者 紀宗玉 通訊員 顏慧智 孫夢涵】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