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市直機關幼兒園更名為“泰安市實驗幼兒園” 步入集團化辦園新時代
2021年12月29日,泰安市市直機關幼兒園收到了來自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的批復,泰安市市直機關幼兒園正式更名為“泰安市實驗幼兒園”。從2021年3月1日新園正式啟用到年底擁有新園名,幼兒園不斷實現著新蛻變,對于這所已經走過73個年頭的幼兒園來說,這次更名無疑將會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新的一年、新的園名、新的開端,不僅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挑戰,也孕育著新的希望。”園長施會華說。
背景:順應幼兒園新時代發展的要求
“在新園啟用以后,經過近一年的發展,幼兒園發生了諸多變化,再加上泰安市實驗幼兒園教育集團的成立、我們幼兒園成為核心園,這些都讓我們對更名這件事情更加有底氣和信心。”這次更名背后出于何種原因考慮?為什么要更名為“實驗幼兒園”?針對社會及家長的種種疑問,施會華給出了全面且充分的回答,“幼兒園在創建之初是為了撫養烈士遺孤,后來一段時間內服務于政府機關。這些年為滿足群眾需求,讓更多孩子‘進得來’、普及優質教育資源,我們的招生范圍逐漸面向全市,服務于廣大家長群眾。因此這次更名是順應社會需求、幼兒園發展的結果,是全市優質教育均等化的體現,也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一個新機遇。”
堅定了幼兒園要更名的想法后,新園名稱成為幼兒園領導班子反復琢磨、思考的問題。“我們改為‘泰安市實驗幼兒園’主要有兩個方面的考慮。其一是去年12月21日,泰安市實驗幼兒園教育集團成立,我們是核心校,這個名字更能體現出我們想要發揮引領帶動作用、辦好教育集團、為全市幼教事業發展增加新動能的決心;其二是‘實驗’這兩個字體現出的探索性、研究性、創新性發展方向與我們的辦園理念十分契合,面對著不同階段的教育任務,我們的初心都是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出新的理念、方法、策略,打造優質的學前教育。”施會華說。
變化:教師更努力、孩子更喜歡、家長更滿意
對于幼兒園的孩子、老師、家長來說,他們能夠親身體會到新園正式啟用之后發生的一系列變化。“新園開園之前的周轉辦園階段,園內只剩下中班和小班,8個班級的在冊幼兒是182人,平均出勤率不到50%;2021年搬入新園后,我們在春季擴招了3個班,加上秋季招生的班級,目前我們有14個教學班、380名幼兒,出勤率能夠達到90%以上,孩子們每天都是開開心心地上學、高高興興地放學。”施會華用幾組數據說明了最直觀的幾個變化。在幼兒園內,記者也隨機采訪了幾名孩子,他們的回答都是“我很喜歡幼兒園”。
在施會華看來,除了軟硬件設施的雙提升,教師隊伍的建設和壯大是推動幼兒園向好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去年新園啟用后,幼兒園從師德師風、業務能力、安全衛生等多個方面開展培訓,通過邀請專家進園培訓、外派學習、遠程研修、在園培訓等多種途徑提升教師綜合水平。同時,幼兒園實行班主任例會制度,讓教師們發現教育教學工作的真問題,并經過研討分析,找出能夠解決問題的有效措施。“幼兒園的教研活動以及評價機制的變化不僅讓我得到了成長,也讓我感受到了我們這個團隊的凝聚力,大家真正把幼兒園當成了家,把幼教工作當成了一份事業。”幼兒園教師孫亞琪說。
在家園共育方面,幼兒園先后組建了家委會、伙委會,同時定期開展大家訪、家長開放日、園長接待日、半日觀摩等活動,畫出家園最大同心圓,通過與家長達成共識、攜手共育,為兒童健康成長提供動能。“我們能夠感受到幼兒園對于我們家長聲音的尊重,也能看到他們對孩子的付出和努力,把孩子送到這樣的幼兒園,我是特別放心的。”家長劉焱說。
未來:不斷提升辦園質量,向著優質、安全發展
泰安市市直機關幼兒園始建于1948年,當時是我市為撫養烈士遺孤而專門開設的紅色保育院。在這之后,幼兒園的名字也幾經變化。1952年,幼兒園遷至當時的泰安城半畝園并更名為泰安專署機關托兒所,之后又在1960年遷往濟南;1961年,幼兒園遷回泰安,成為泰安專署機關保育院;1986年10月7日,市直機關保育院更名為“泰安市市直機關幼兒園”,這個名字一直使用多年。現在,幼兒園迎來新的名字——泰安市實驗幼兒園。
在施會華看來,這次更名是幼兒園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也是為未來發展豎起的一面旗幟。“泰安市實驗幼兒園的發展將會承載更多的關注和期望。未來我們會緊抓‘優質’‘安全’這兩個關鍵詞,讓學前教育回歸本質,制定發展規劃,在優化服務、師資建設、家園共育等多個方面繼續發力,同時帶領泰安市實驗幼兒園教育集團協同進步,為泰安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更大貢獻。”施會華表示。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楊麗寧 實習生 張一諾】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