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臀,中文字幕无码人妻波多野结衣,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亚洲人成在线网站

首頁 > 首頁 > 教育 > 正文
  • 蹲點日記 | 農學博士谷端銀:育種路上的“藝術創作者”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提到“科研人員”,立刻就會想到“高大上”的設備、晦澀難懂的詞匯、各種獎項和榮譽。可是在泰城東部,繁華商場的隔壁、鱗次櫛比的高樓中間,有一群人常年耕作在被鋼筋水泥包圍的農田里。他們雖然不是農民的身份,干起活來卻和農民一樣麻利,翻地、播種、施肥、澆水、授粉、收獲……他們就是泰安市農科院的科研人員,一群左手熟練地干著農活、右手流暢地書寫論文的人。蔬菜學博士谷端銀就是其中的一個。

      試驗田里滿滿的是她的牽掛

      1月5日9時左右,記者見到谷端銀的時候,她正在農科院辦公區東側的試驗田里。

      “嫂子,咱們棚里的溫度還是太低了,今天辛苦你撐起小拱棚來,溫度能上升個二三度,發芽情況會更好一些。”她一邊在育苗穴盤的基質里扒拉著,一邊對幫她管理大棚的工人說。從穴盤里找到種子后,谷端銀把淺黃色的“小東西”放在手心里,仔細觀察。挖出來好幾個,發芽的不多。

      

      ▲谷端銀在試驗田大棚里查看種子發芽情況

      這是近200個種質、3000粒茄子種子播下去的第10天。

      “去年12月25日就陸續種上了,已經比往年提前播種了半個月。如果進行催芽就好了,但是每個種質有15顆種子,催芽的時候既不能混了,也要保證催芽的環境、時長等是一樣的,才能確保種子有‘同一個起跑線’,這不好實現。”谷端銀說,“播種之后一直是低溫天氣,陽光情況也不是很理想,導致現在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當天早上的一陣小雪已經停了,看著陰沉沉的天,谷端銀的聲音里充滿了無奈。

      她不得不無奈,種子發芽受影響的話,后面的移栽、開花、授粉、留種等階段,全部要推遲。

      “不過搞科研不能著急,要靜下心來,畢竟實際生產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們既要創造好的條件,也要尊重客觀規律。”谷端銀說,“我們主要看茄子的產量、抗病性和果實商品性狀等,在100個新配制的茄子組合里面,能出現五六個特別好的組合我就很滿足了。”

      谷端銀說,冬天相對來說工作量不大,等開了春,她基本上每天上班都要在試驗田這“一畝三分地”度過了,這里的東西不僅是她的成果,更是她的牽掛。

      “磨劍”6年,出成果可能還要2年

      10時30分,在大棚里完成觀察,并和工人溝通了一些細節后,谷端銀沒有回辦公室,而是直接去了實驗室,那里是她的“寶庫”。

      

      ▲谷端銀(中)在給實習碩士講解試驗過程和原理

      實驗室里有兩個小姑娘正在忙著,她們被桌子上、地上擺著的21個大玻璃瓶包圍了。瓶子里面都是用橡皮筋扎起來的牛皮紙袋,密密麻麻,一時難以計數。“這是干燥器,里面收集的是從2015年到現在我們培育的茄子種子,2017年時還很少,此后每年收獲的種子數量都是成倍增加的。比如2021年,我們就收了100多個種質的1000多份種子。”谷端銀說,“這是山東農業大學的研究生,陸慧和曹杰,已經在我們這實習了三四個月了。”

      谷端銀帶著陸慧和曹杰做的工作,是對每份種子進行“身份登記”。谷端銀抽出了一份寫有“東方長茄765(1515-8-8-2-1-6)”字樣的袋子,解釋說,東方長茄765是品種,1515的意思是這是2015年引進的第15號種子,自交后獲取第二代第8株的果實種子,又經過自交獲取第三代第8株的果實種子,然后是第四代的第2株,第五代的第1株,到現在形成的是第六代第6株的種子。茄子的花是兩性花,可以自花授粉。這份種子已經經過六代的自交,屬于高代自交,品種的基因就比較純正了,可以作為親本材料進行雜交組配,創制茄子新組合。

      

      ▲谷端銀收集的茄子種子,都按代數和時間做了標記

      “我們的目標就是通過雜交組配創制更好的茄子品種,獲得自己的植物新品種權。以這個為例,”谷端銀搖著“1515-8-8-2-1-6”的小紙袋說,“2022年用它和其他的種質完成雜交制種后,年底前向農業農村部新品種權保護辦公室提交,工作人員會安排檢測新品種特異性、一致性和穩定性的DUS檢測,經過兩年田間測試獲得DUS測試報告后,最早到2024年底才會獲得植物新品種權。”

      “此前,我們已經‘磨劍’6年,出品種可能還得2年,中間的過程可以說是非常枯燥的。”谷端銀說。“但我認為,培育新品種就像藝術創作,要耐得住過程的寂寞,才能享受最后的成果。”

      5年寫完了24個數據記錄本

      整理了一部分種質材料,眼看著過了12時,谷端銀在單位附近簡單吃了點飯后,13時30分左右回到了辦公室,面積不大的區域內,除了辦公電腦,就是各種項目手冊和用A4紙裝訂的白皮本。

      桌子上有些凌亂,但更為真實地反映出她的工作狀態。

      待谷端銀整理完白皮本,記者數了一下,足足24本,有新的,有舊的,有幾本的封面已經泛黃,上面還有泥水的痕跡。“都是這幾年茄子育種過程中的數據記錄,有試驗田的,也有我們在房村等鄉鎮的示范基地的。很多時候都是在田間地頭上記錄的,陰天下雨很常見,有時候著急趕時間就頂風冒雨記錄,摔在泥地里也是常有的事,本子上的泥漿干了就這個樣子了。”

      收拾完這些文件,辦公桌一下子空曠了,一本藍皮項目書引起了記者注意,是《露地青花菜化肥農藥減施技術模式建立與示范項目研究》。谷端銀說,這是她參與完成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課題,此外她還主持完成了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山東省農業良種工程(南種北繁)項目、泰安市農業良種工程項目等7項。她主持的2020年度技術創新引導計劃(科技特派員行動計劃)“設施鮮食番茄品種引進及高效栽培技術示范與推廣”項目,今年年底就要結題驗收了,除了單位試驗田和實驗室里的育種工作,她今年也得把很多精力投入到這個項目中去。

      這幾年,她既當過泰安市精準扶貧科技指導員、山東省西部經濟隆起帶和省扶貧開發重點區域選派科技人員,也當過泰安市“鄉村振興巾幗行動”志愿者,2019年被評為“泰安市優秀科技工作者”。

      谷端銀說,要把科研成果轉化為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給農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增收。“除了育種,最關心的就是這個在三棵樹農場設施的項目了。”項目實施以來,她為泰安三棵樹家庭農場引進18個鮮食番茄新品種、6項新技術。2020年引進的“黃玫瑰”白菜新品種,連續三年在農場進行大拱棚種植,每年為農場新增收入5萬余元。“現在,我的一些茄子新組合也會在‘三棵樹’進行比較試驗,負責人非常歡迎,有時也會幫我統計數據,就等著什么時候新品種下來了,他第一批種植。”

      很感謝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谷端銀的電腦屏幕左側,有兩個小物件,一抬頭便能看到,一個是相框,另一個是臺式日歷。

      照片上的小男孩四五歲的樣子,白皙的臉上,微笑正淺淺綻放。谷端銀說,那是她兒子5歲時候的照片,現在他已經15歲了。當記者問為什么沒有換最近的照片時,谷端銀頓了一下,才說十年來竟然沒有再去照相館給兒子拍照了。“你看他挺白的吧,我以前也一樣。”見記者看向她的膚色,她笑了,“同事們都喜歡打趣,說我以前不是那么白,但也沒有現在這么黑呀!還有個同事說特別害怕夏天,因為一過夏天就想到我,想到我就想到了我的皮膚,而她也將會是和我一樣的‘遭遇’。”

      谷端銀進行的試驗全靠人工操作,尤其是數據的記錄,和授粉這種關鍵環節,更需要謹慎對待。“茄子開花授粉的時候,我們的授粉操作和很多觀察、記錄都要在七八月份進行,陽光暴曬是家常便飯,別說膚色變黑了,不被曬脫皮就很好了。”她說,“而且我也多年沒化妝了,在棚里或者太陽下待久了,什么妝也頂不住。”

      

      ▲谷端銀在三棵樹農場記錄茄子組合的相關數據

      臺式日歷在相框的前面,翻開在1月4日,上面寫著“①房村(上午)②農大研究生開題(下午)”。記者又往前翻,看到1月1日寫著“①陪老公打吊瓶②下午回老家”,1月2日寫著“①老公下午出差海陽②修改陸慧開題報告③……”

      “主要是提醒自己,一天要做的幾件事,因為一忙起來就忘了。”谷端銀說,元旦假期來單位加了兩天班,都是上午陪老公打吊瓶。“很感謝家里人的理解和支持。包括公公婆婆對孩子的照顧,對我自己開車到幾十公里之外的示范地的擔心等;包括老公的鼓勵,也包括兒子在學習上的獨立,基本不用我操心。”

      對于谷端銀來說,一天很快,日歷上的事還沒做完就過去了;一天又很慢,試驗田里的茄子種子遲遲不發芽;一天還是不快不慢的,讓她在試驗田、實驗室、辦公室和家庭這四個地方來回穿梭,串起了她的充實的日子。

      谷端銀說,要培養和提高自己育種家的眼光,培育出泰安自己的優良茄子新品種;要等時機成熟了,把試驗田搬到海南去,和同事一樣,能去那里加代培育,縮短育種時間;要盡快掌握利用分子標記的方法,提高育種的效率和質量……谷端銀說了很多,卻沒有說自己什么時候能夠停下腳步,放松休息。

      谷端銀就像一粒種子,深深扎根進科研的沃土中。她正在用默默的奉獻和付出,讓自己的育種事業萌出新芽、綻開新葉。她也期待著,花開枝頭、碩果累累。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高楊】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12377 舉報郵箱:jubao@12377.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公網安備 370902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