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 登高望遠開闊視野 奮力爭先振興泰安 全面開創新時代現代化強市建設新局面
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登高望遠開闊視野 奮力爭先振興泰安
全面開創新時代現代化強市建設新局面
楊洪濤講話 張濤主持 曲鋒唐福泉郭德文出席
1月7日上午,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中央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21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2年經濟工作。
市委書記楊洪濤出席會議并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濤主持會議并講話,市委副書記曲鋒,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唐福泉,市政協主席郭德文出席。
會議認為,2021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沖擊和嚴峻復雜的經濟形勢,全市上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扎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動能轉換穩步推進,改革開放活力迸發,城鄉統籌協調推進,生態建設成效顯著,民生事業持續改善,全市經濟呈現總體平穩、穩中向好態勢。
會議指出,一年來,面對繁重任務和多重壓力,全市上下堅定不移捍衛“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推動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在泰安落地落實;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道路,全力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堅定不移解放思想,堅持以有解思維和改革辦法解決發展難題,推動一批有力度的改革舉措落地生根;堅定不移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堅定不移轉變工作作風,全市廣大干部群眾埋頭苦干、攻堅克難,為推動泰安高質量發展付出了辛勤汗水。
會議強調,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做好經濟工作意義重大。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認真貫徹十一屆市委第十四次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黨的建設為統領,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突出“新型工業化、黃河戰略、文旅融合、城市提升、鄉村振興、共同富裕”六項重點任務,用好“改革創新、擴大開放、優化環境、考核獎懲”四項舉措,守好“安全生產、生態環保、疫情防控、風險防范、社會穩定”五條底線,統籌發展和安全,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持續改善民生,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推動各項工作“位次前移、爭創一流”,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會議指出,做好今年經濟工作,關鍵是落實好“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總基調。“穩”是主基調,各方面工作都要壓實穩的責任,明確穩的政策,細化穩的舉措。“進”是主旋律,對于泰安來講,在“穩”的基礎上,更要強調“進”,奮力實現質量、結構、增速、收益等各方面的爭先進位,推動全市經濟實現質的提升和量的增長。
會議強調,做好今年經濟工作,必須突出高質量發展主題,聚焦著力點,主攻突破口,推動弱項變強、強項更強。要著力抓好項目謀劃和產業招商,全面實施新型工業化強市戰略,抓好產業項目謀劃,抓好現有企業培育,高質量抓好精準招商,推動工業做大做強。要著力抓好文旅新業態,發揮泰山金字招牌的影響力,整合文旅資源,加快泰山文化傳承創新示范區的推進落實,全面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要著力抓好農業產業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抓好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供給,扎實開展鄉村建設行動,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不斷夯實物質基礎。要著力對接落實省基礎設施“七網”行動,加快綜合立體交通網、現代物流網、能源保障網的項目建設,在穩投資的同時,進一步提高基礎設施保障水平。要著力抓好創新改革,全面增強發展活力,強化科技創新,抓好重點領域改革創新,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要著力抓好公共服務,全面促進共同富裕,促進增收致富,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時刻把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統籌推進經濟發展和民生保障,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會議指出,做好今年的經濟工作,必須進一步增強底線思維,統籌好發展與安全,按照“穩定大局、統籌協調、分類施策、精準拆彈”的基本方針,抓好風險處置工作,堅決守牢守好安全發展底線。要強化常態化疫情防控,進一步完善常態化疫情防控機制,細化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全力做到防控無死角。要強化財政金融風險防范化解,加強對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金融風險監測預警和化解處置,確保銀行貸款不良率保持在較低水平。要強化生態環境保護,以更高標準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決杜絕影響公共安全的重特大突發環境事件發生。要強化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把安全發展貫穿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和應急管理全過程。要強化社會穩定工作,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推進掃黑除惡常態化,持續化解信訪積案,守住不發生疊加性風險底線。
會議強調,要強力推進新型工業化,抓好產業培育,著力拓展高附加值產品領域、延伸產業鏈,積極導入、培育高潛力新興領域,進一步完善產業生態布局。要抓好產業鏈打造,大力實施建鏈補鏈行動,全面推行“鏈長制”,堅持一鏈一策,大力培植具有鏈主地位的領軍企業,支持骨干企業向產業鏈上游、產品的終端延伸,持續推動建鏈、延鏈、補鏈、強鏈。要抓好項目建設,圍繞項目早開工、早投產、早見效,拉出時間表、路線圖,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真正把投資計劃落實到一個個建設項目上,形成更多實物量。
會議指出,要進一步強化賦能增效,繼續深化改革開放,全力推進科技創新,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不斷強化要素保障,用改革破題、以創新開路,全力破解制約經濟發展的各類瓶頸問題、困難障礙,構建全方位、全要素的服務保障體系,推動經濟發展提質增效。要進一步強化鄉村全面振興,持續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開展好鄉村建設行動,持續用力、久久為功,扎實推動農業農村工作再上新臺階。要進一步強化綠色低碳發展,開展好綠色低碳轉型行動,突出抓好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修復,切實抓好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堅定實施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扎實做好節能降碳、污染防治、生態保護修復等各項工作,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取得新成效。要進一步推進共同富裕,全力辦好“民生實事”,突出抓好“穩就業”“保就業”,著力強化社會保障兜底,真正把“蛋糕”做大、做好,切好、分好。要確保一季度“開門紅”,抓好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切實以非常舉措、非常力度,開啟項目推進的超常形象、超常速度,掀起新一輪項目建設熱潮,確保實現“開門紅”。要做好當前其他重點工作,抓關鍵、盯具體,統籌兼顧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抓好考核迎檢各項準備,抓好安全生產工作,切實做好各項民生保障,全力維護社會穩定。
會議強調,越是形勢復雜、任務繁重,越要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建立工作機制,推進工作落實。要建立更加嚴格的責任落實機制,建立“閉環”責任機制,各項工作都要明確屬地責任、部門責任、分管領導責任,每個人都有任務、都扛指標、都受考核,形成責任鏈條,層層傳導壓力。要建立更加有力的能力提升機制,以抓學習來提高專業能力,在抓謀劃上提高決策能力,在抓落實上提高統籌能力。要建立更加有力的工作推進機制,實行重點工作項目化管理,建立新型工業化強市戰略“六個一”推進體系,正確處理好干和說的關系,為泰安發展爭取更多的要素空間。要建立更加有力的服務保障機制,堅定不移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頭號工程”,完善服務企業機制,抓好要素配置,在全市開展“我為企業辦實事”活動,按產業鏈分工,主動收集企業困難和問題,撲下身子,盯上靠上,全力解決。要建立更加有力的督查考核機制,圍繞新型工業化強市戰略,精準設計考核制度,形成鮮明的考核導向,強化對國有企業的考核,促進國有企業健康發展,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真正保護好敢擔當、善作為的干部,讓他們心無旁騖抓發展、作貢獻。要以起步就是沖刺、開局就是決戰的姿態實干、快干、超前干,確保實現一季度“開門穩”“開門紅”。
會議號召,讓我們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新時代泰山“挑山工”的堅韌和執著,全力實施新型工業化強市戰略,全面開創新時代現代化強市建設新局面,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會上,泰山區、岱岳區、新泰市、肥城市、寧陽縣、東平縣、泰安高新區、泰山景區、旅游經濟開發區、徂汶景區依次匯報了2022年重點項目謀劃、建設情況。
市級領導同志,各縣市區、功能區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市直及省屬以上駐泰部門(單位)主要負責同志,部分企業負責同志等參加會議。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張隆德 司剛】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