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局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群眾之事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市教育局堅持政治機關、民生機關、服務機關的工作定位,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圍繞立德樹人根本宗旨和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根本任務,堅持問題導向,精準施策,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全力以赴解決好廣大師生、家長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學生午餐全覆蓋,把安全和健康送給孩子。2021年,市委、市政府將“實施中小學午餐保障及食堂改造提升工程”列為了為民要辦的十件實事之首,解除學生家長接送孩子后顧之憂。市教育局牽頭抓總,成立專班,強化調度,加快工作推進。全市新建、改擴建食堂53處,滿足3.7萬余名學生就餐需求;縣域統一配餐全部實現,165所學校均實行統一配餐。
落實“三減三嚴禁”,把時間和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為了落實“雙減”工作,推動教育健康發展,我市建立“以年級統籌為主線、學科協調為輔線”的雙線作業管理機制,合理確定各學科作業比例,編制符合學習規律、體現素質教育導向的分層作業。同時,我市嚴格做到“三減三嚴禁”,即減掉危害學生身心健康的課業負擔,減掉違背教育規律和教育科學的課業負擔,減掉超出國家課程標準的課業負擔;嚴禁給家長布置作業或者讓家長批改作業,嚴禁重復性和懲罰性作業,嚴禁校外培訓作業。目前,我市小學生作業總量壓減15%,初中生壓減20%,學校持續做好課后服務,每天拿出1小時,組織學生做作業,真正實現“小學生零作業、初中生微作業”回家。
構建全方位托管,把時間和精力還給家長。在做好日常課后服務的基礎上,我市率先實行暑期托管服務,幫助家長解決看護難題。在托管服務中,除了不斷豐富課程資源、優化設施場地、強化教師業務素質外,我市還積極引進社會資源,聘請志愿者,發揮青少年宮、科技館等資源的育人作用。在課后托管中,學校堅持學生自愿、教師志愿、社會志愿者參與的原則,圍繞體育鍛煉、閱讀指導等開設豐富多彩的活動,切實滿足學生成長需求。目前,全市共有631所中小學全部開展課后服務,惠及44.8萬名學生,實現了“作業不出校門”。
遏制校外培訓亂象,把金錢和質量還給家庭。我市積極開展校外培訓機構摸查和聯合執法,深化違規開課清理、“證照不全”專項整治,實行“一機構一辦法”等系列措施,加強培訓機構管控,先后下發整改通知書307份,關停159家;加強政策宣傳引導,引導培訓機構由應試導向轉為培育興趣特長、拓展綜合素質導向;建立培訓機構監管平臺,從源頭上預防培訓機構高收費、難退費等問題發生。目前,全市443家機構實現轉型,壓減率43.5%,培訓機構“白名單”數量為1019家。
加大教育投入,打造最美鄉村教育。在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及人民群眾對“上好學”需求旺盛的形勢下,市教育局助力鄉村振興,改善辦學條件,推進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2021年共竣工農村中小學校辦學條件改善規劃項目73個,其中,取暖改造28個,新改建廁所9個,餐廳建設15個,運動場地建設21個,累計投資7490.25萬元。為有效改善鄉村教師周轉住房需求,我市還建設完成了378套農村教師周轉宿舍。
今后,市教育局將把黨史學習教育的成效繼續轉化成為民服務、推動發展的強大動力,促進泰安教育高質量發展。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楊麗寧】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