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仲裁辦“三點聚力” 厚植青年人才發展沃土
一直以來,泰安仲裁辦始終堅持“人才優先發展”理念,聚力黨建引領、完善機制、仲裁實踐3個舉措,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敢于擔當、善謀實干、銳意進取、遵紀守法”的青年人才隊伍,為新時代仲裁事業發展奠定人才基礎。
聚力黨建領航
鑄魂育人擦亮旗幟招牌
黨建是一座燈塔,照亮前行的道路。泰安仲裁辦始終把旗幟鮮明講政治擺在青年人才培養工作的首要位置,引領青年在黨建活動中成長、成才。依托“學習強國”“燈塔大課堂”、本地紅色資源等線上線下兩個平臺,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培訓常態,每周集中學習理論知識,開展主題黨日教育,組織觀看紅色電影,在學思踐悟中不斷增強理論修養、提高政治覺悟。針對年輕干部思想活但相對缺乏系統的理論學習和嚴格的黨內政治生活鍛煉等問題,有針對性地突出政治學習和歷練,切實鞏固年輕干部的政治素養根基。“我們通過豐富和改進學習形式,將政治理論與時事熱點、青年興趣點相結合,讓理論學習真正入腦入心。”中共泰安仲裁辦機關黨支部組織委員王騰說。嚴把發展年輕黨員“推薦關”“入口關”“考察關”“民主關”“透明關”,實行發展黨員全程紀實工作法,從政治站位高、能力素質強、工作作風實的青年人才中培養和發展黨員。近兩年,泰安仲裁辦發展預備黨員3名、入黨積極分子1名。6月份,預備黨員們共同來到肥城市陸房紅色教育基地,面對鮮紅的黨旗莊嚴宣誓,表達了永遠聽黨話、永遠跟黨走的堅定決心。預備黨員王芳激動地說:“我光榮地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預備黨員,這是黨組織對我的肯定,也是對我以后工作的激勵。我將以實際行動踐行入黨誓言,讓黨員的先進性在仲裁工作中閃光,讓青春在黨旗下燦爛綻放。”
聚力完善機制
多措并舉助推青春起航
培養仲裁青年人才,是一項戰略工程、長期工程,既要遵循人才成長客觀規律,也要結合單位實際情況,既要立足當前,也要謀劃長遠。泰安仲裁辦把破題思路放在人才培養機制上,從規劃、選拔、管理等方面,多措并舉構建獨具特色的培養機制,助力年輕人才起航。完善青年人才規劃機制,圍繞仲裁中心工作,立足新發展需要,著眼五屆一次會議換屆、仲裁“十四五”規劃、“十百千萬”仲裁服務工程、打造“智慧仲裁”等重點工作,有針對性地培養各領域的專業年輕人才;完善青年人才選拔機制,堅持知人善任、人盡其才,發揮黨組織把關作用,把好干部及時發現出來、合理使用起來。樹立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優化干部隊伍結構,不斷提高仲裁干部隊伍的專業素質。仲裁辦黨組堅持從嚴選拔任用干部要求,對擬提拔晉升人選的任職資格、學歷、身份等進行嚴格審查,嚴防問題發生;完善青年人才管理機制,堅持嚴管就是厚愛、真管才是真愛,把從嚴管理貫穿年輕干部培養使用全過程。出臺了績效考核有關辦法,激發青年干部干事的活力,增強責任意識,提高履職盡責能力。建立青年人才成長檔案,跟蹤記錄現實表現、工作業績、群眾口碑等情況,加強過程管理。山積而高,澤積而長,近年來,泰安仲裁辦的青年人才培養機制結出碩果,多名年輕同志被表彰為“全省仲裁工作先進工作者”“優秀公仆”“法治建設工作表現突出個人”“全國文明城市最美人物”等。
聚力搭建平臺
崗位錘煉培育骨干力量
針對仲裁隊伍年輕化的大趨勢,泰安仲裁辦將立案、審理一線作為青年人才的素質拓展前沿陣地,在仲裁實踐中增長本領。同時將素質好、有潛力、有特長、有責任心的青年納入后備人才培養,擇優選拔到領導崗位任職,激發鍛煉青年干部的整體潛力和綜合能力。廣泛開展“泰安小美”志愿服務活動,讓青年干部深入社區,送政策法規、送環境秩序,創建貼近百姓、貼近生活的志愿服務項目。積極響應“萬名干部下基層”工作,精心選派1名青年干部加入服務隊,深入鎮、村與企業開展服務工作。積極推進全市“十百千萬”仲裁服務工程,融入基層社會治理,加快推進仲裁分會進駐縣(市、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共同構建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大力實施青年人才素質培訓計劃,組織到中國政法大學等高校開展仲裁素能培訓,開展交流研討和論壇講壇,實行多途徑教育、多舉措培養,全面提高青年人才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通訊員 曹文馨】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