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非遺探路產業化發展,泰山皮影門店開到全國,桃木雕刻年銷售20多億元…… 跨界融合 非遺“破圈”
“咿呀呀……”一陣響亮的唱腔拉開泰山皮影表演的大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泰山皮影戲代表性傳承人范正安表演了新創作的劇目,短短五分鐘表演,贏得現場觀眾滿堂喝彩。12月23日,在泰安市泰山國際會展中心,由文旅部非遺司指導,省文旅廳、泰安市主辦的“河和之契:2021黃河流域、大運河沿線非物質文化遺產交流展示周”啟動。
范正安介紹,憑著這門走街串巷的老手藝,積極引進社會資本,他們在北京前門大街開了皮影傳習館,并在全國13個市開設了分店。
不僅是泰山皮影戲,肥城桃木雕刻、濰坊風箏……我省越來越多的非遺項目借助資本力量,融合產業思維和市場理念,走出了傳承和發展的新路徑。
“皮影范”年演出收入5000多萬元
非遺項目要想產業化,錢從哪來?我省鼓勵非遺項目引進商業資本,讓非遺項目浴火重生。
在泰山皮影戲表演臺后,范正安手腳并用,同時操作8樣樂器和各種影人,邊唱邊演。臺前,觀眾看著上下翻飛的影人,聽著有趣的伴奏和唱腔,熱鬧非凡。
“之前觀者寥寥,空有發展想法但缺乏資金。現在多虧了外部資金注入,才有了我們今天的成績。”范正安的兒子、泰山皮影第七代傳承人范維國說,他們利用股權融資、債權融資等方式,引進公益基金、私募資金等,迅速在全國鋪設分店,去年光演出營收就有5000多萬元。
現在,泰山皮影有了自己的官方抖音號和快手號,粉絲量都超過百萬人,大多是年輕人,超高人氣吸引了不少網絡品牌方前來尋求合作。“我們只向對方授權使用‘皮影范’這個品牌,其他全權交給合作伙伴,依托他們的專業團隊,迅速切入各個領域。”范維國說。
目前,泰山皮影已成為王者榮耀、大話西游等十余家網絡游戲平臺的官方合作伙伴。去年,他們聯手“餓了么”設計了一款印有泰山皮影漫畫的文化衫,成功在上海春夏時裝周上展演。
近些年,很多地方都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護與發展,但“說起來熱,做起來冷”,往往面臨資金難題,導致很多非遺項目不能規模化發展。山東抓住了這一問題,通過振興傳統工藝和開發衍生品,使越來越多的非遺產品在走進大眾的同時,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跨界融合讓非遺“破圈”
左手執刀、右手舉錘,在紛飛的木屑中,刀跡時而清楚細密,時而粗狂圓滑……在泰山文化生態保護區展區,肥城桃木雕刻技藝傳承人程銀貴正襟端坐操作案前,在他手中,一根根桃木變身精美的雕刻工藝品。
肥城桃木雕刻是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何使其迅速成長為全國知名品牌?當地的做法是“走出去”,將桃木雕刻與旅游相結合,走出一條跨界融合的新路子。
為解決桃木企業規模較小、生產經營分散等問題,肥城市規劃建設了占地面積2.9萬平方米的中國桃木旅游商品城,是全國最大的桃木旅游商品研發、銷售、集散中心。目前已進駐知名桃木商戶100余家,帶動從業人員萬余人。
從2008年開始,每年4月桃花節期間,肥城都會舉辦全國桃木旅游商品創新設計大賽,參賽范圍涉及全國800多家企業,參賽作品數量最多的一年突破了6000件。
截至目前,肥城市桃木旅游商品生產銷售企業達到160余家,全國連鎖銷售企業1500余家,提供就業崗位4萬多個,年銷售收入達到20多億元,肥城發展成為名副其實的全國桃木旅游商品集散中心,享有中國桃木旅游商品之都的美譽。
“泰安市依托傳統工藝類非遺項目實施生產性保護,將非遺與鄉村振興相結合,目前已帶動近10萬人就業增收。”泰安市文旅局黨組書記侯衛國說。
山東積極推動非遺項目進景區、進學校、進酒店、進民宿,跨界融合,“破圈”發展,不斷開拓非遺產品市場。目前,全省公布了黃河非遺之旅、運河非遺之旅、齊魯非遺美食之旅等10條非遺旅游路線。截至今年6月,全省共發展各類非遺企業和經營業戶119萬個,產值1600億元,直接從業人員近400萬人。
非遺產業化還有很長路要走
據了解,截至目前,山東共投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資金近2億元,協調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資金3.2億元。其中,省財政廳今年劃撥專用于黃河流域非遺項目的支持資金就達1770萬元。
“除此之外,我們還要積極引導社會資本進入非遺領域,緩解非遺項目資金壓力,促進非遺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省文化和旅游廳非遺處副處長蔣士秋說。
大多數非遺項目存在制作時間長、產量低的情況。“曾經有兩家企業想找我合作,可一聽制作時間就打了退堂鼓。”今年71歲的郭春奎是聊城東昌府木版年畫第六代非遺傳承人,他指著剛剛做完的一幅木板年畫說:“這幅《古今京杭攬勝》歷時兩年創作、長達10米,按市場價才賣幾千元。”
銷售渠道單一,僅靠線下售賣,讓非遺項目很難擴規。來自臨沂小郭村的蒼山泥塑傳承人劉建剛由于不會使用電腦,無法將產品在網絡上銷售。“我這兒都是走線下,大訂單很少,一次一二百個算是多的。”劉建剛說。
此外,產業發展思路不清晰,也是導致一些好的非遺項目做不起來的重要原因。范維國介紹,一些非遺項目也投入了不少錢,但做出來的產品要么太接地氣,要么曲高和寡,在市場上往往反響不好。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入實施質量強省和品牌戰略,打造一批知名的傳統工藝品牌。”省文化和旅游廳二級巡視員付俊海說。山東將通過項目補助、融資貼息、資本金注入等方式,加大傳統工藝項目建設和新型文化業態培育。聚合社會多元力量,吸收多元投入,推動傳統工藝社會化保護發展,齊抓共推,共建共享。同時,鼓勵各地探索“互聯網+傳統工藝”模式,引導商業網站和相關專業網站設立網絡銷售平臺,推介銷售傳統工藝產品。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