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語天下丨激勵更多青年人走好技能成才路
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印發了《技工教育“十四五”規劃》,《規劃》提出,到“十四五”末,技工院校在校生規模要保持在360萬人以上,累計培養培訓高技能人才200萬人以上,面向企業職工和就業重點群體開展職業培訓2000萬人次以上。(人民日報)
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擔負著新時代技能創新的重要使命。《技工教育“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優化政策環境,持續提升技工院校畢業生待遇。在推動共同富裕、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大背景下,提升技工院校畢業生的待遇,讓技能勞動者“能者多得”,無疑將激勵更多青年人走好技能成才報國路。
新時代需要新技能,新技能托舉新夢想。我國是全球工業門類最齊全的國家,制造業對技能人才的需求非常大。數據顯示,我國有1.13萬所職業院校、3088萬名在校生,在現代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領域,70%以上的一線新增從業人員來自職業院校。然而,越來越多的職業院校畢業生不愿意去工廠就業,反而愿意去工作更自由、收入更高的服務行業就業。2020年,我國重點領域的技能型人才缺口超過1900萬,而且這一數字還在不斷擴大中,預計在2025年將接近3000萬。隨著老一代技能型人才逐漸退休,許多原本就奇缺人才的技能型崗位后繼乏人,有的企業甚至出現了“人才斷層”現象。
要想改變這一現狀,吸引更多青年人進入技工行列、走技能成才之路,不僅需要健全技能人才薪酬體系,不斷提高技能人才收入水平,而且需要提升技能人才的職業認同感,讓工匠們真正“香”起來。對此,《規劃》規定,“十四五”期間,我國將持續提升技工院校畢業生待遇,推動落實畢業生享受就業創業、參軍入伍等相關政策,中級工班、高級工班、預備技師(技師)班畢業生分別按照中專、大專、本科學歷落實職稱評審、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等有關政策。在技工院校全面推行職業技能評價,支持幫助學生獲取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支持技工院校依托合作企業為學生提供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服務。
說到底,國家要富強,民族要復興,就要創設“人人渴望成才”的環境,提供“人人皆可成才”的條件,實現“人人盡展其才”的目標,合力構建起一個有利于職業教育發展的良好環境,為制造業強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撐。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評論員 安靜】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