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營商環境要多問“金點子”
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開展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工作的意見》,部署在北京、上海、重慶、杭州、廣州、深圳6個城市開展營商環境創新試點,聚焦市場主體關切,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更大力度利企便民。“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破解痛點和難點,可以讓來自基層、來自百姓的“金點子”,成為撬動改善營商環境的重要支撐。首先,要主動問計于民、主動征詢。帶著問題與思考,上海浦東主動敞開大門求“金點子”,比如浦東信訪辦搭建了人民建議征集平臺,構建“線上+線下”“網上+掌上”的立體化征集平臺,讓企業主體、普通群眾都能說上話、提建議。營商環境的建設,只有參與者沒有旁觀者,必須充分調動每個人的積極性,讓每個人都成為營商環境的參與者、建設者,同時每個人也將成為營商環境的受益者。
其次,必須破除“局外人”的意識。政府部門要深刻認識到解決群眾、企業的困難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要養成思想自覺,形成行為習慣。改善營商環境不能單靠某一部門,不管是供水供電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等硬環境,還是企業辦事、信訪接待等行政服務水平等軟環境,都要上下聯動,拿出“硬功夫”、打好“組合拳”。只有做好簡政放權的“減法”,做強監管的“加法”和優化服務的“乘法”,以主動服務、優質服務讓群眾舒心、企業順心,營商環境才能越來越好。
再次,需在各單位各部門各地區之間形成“你追我趕”的競爭態勢,沒有誰能“等得起”“坐得起”。“你追我趕”不是簡單爭一時之短長,更不能陷入無謂的、低層級的惡性競爭,而是要比服務、比質量、比創新成果等。既要眼睛向內,在本地內部比較,還要眼光向外到全國范圍、全球范圍內比較,更加清晰、更加清醒地看到自身的長板和不足,在最大范圍內征集“金點子”,進而精準發力,真正在良性競爭中創新開展工作,推動營商環境持續改善。(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李治國)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