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城市在慢慢蘇醒”——內蒙古滿洲里市有效管控疫情擴散外溢風險
12月14日0時至24時,內蒙古自治區滿洲里市新增3例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這是滿洲里市發生疫情至今,新增確診病例最少的一天。連續多日,滿洲里市的社會面上沒有再發現確診病例。專家研判認為,滿洲里市當前疫情防控形勢趨穩向好,疫情擴散外溢風險已得到有效管控。
12月10日,在滿洲里市白房綜合樓小區,社區志愿者在登記居民信息。新華社記者 李志鵬 攝
連續半個多月,滿洲里市馨園社區黨委書記王靜每天4點就起床準備核酸采樣工作。她為社區工作人員分發了防護物資,又仔細核對一遍入戶名單,與前來采樣的醫務人員對接好工作流程。早上6點整,王靜和社區工作人員開始通過微信群、小喇叭通知居民以單元為單位下樓進行核酸采樣。
核酸采樣工作一般持續六七個小時,社區工作人員一刻不停地在采樣點疏導人群、錄入信息。忙到下午,轄區內所有居民完成采樣,社區工作人員還要將采樣點的垃圾都清理完畢,直到下午4點多才能吃上午飯。“這頓飯往往也吃不安穩,下午這個時間正是供應物資配送到卡口的時間,我們吃兩口飯又要去配送物資。”王靜說。
疫情發生后,滿洲里市的414個小區、176個平房區根據風險等級不同,被劃定為“足不出戶”的封控區和“足不出區”的管控區,社區工作人員成為居民的“守門人”“配送員”“信息員”。
“社區工作雖然瑣碎,但構成了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王靜說,社區13名工作人員,有還在哺乳期的媽媽,還有過兩個月就要退休的老同志,每個人都把責任挑在肩上,全力守護社區居民。
11月29日,在滿洲里市府欣小區A區核酸采樣點,工作人員為居民做核酸采樣。新華社記者 李志鵬 攝
為盡快找到感染者、阻斷傳播途徑,滿洲里市先后開展了14輪大規模核酸檢測。近幾天,隨著社會面的確診病例實現“清零”,一天一次的大規模核酸檢測改為對重點人群的核酸檢測。
內蒙古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許宏智說,“找到人、管住人、治好人”是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三個關鍵點。滿洲里市除了推進核酸檢測、加強隔離管理和社會管控,還在全力以赴地進行醫療救治。
為緩解滿洲里市的醫療救治壓力、提高救治水平,部分患者被轉運至位于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的海拉爾區人民醫院和位于扎蘭屯市的呼倫貝爾市第二人民醫院進行集中治療。截至15日,現有的488名確診患者中,227名在滿洲里口岸醫療救治醫院隔離治療,259名在海拉爾區人民醫院隔離治療,2名在呼倫貝爾市第二人民醫院隔離治療。
許宏智說,醫療救治堅持一人一策、分類施治,實現重癥管理關口前移,還采取了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法,同時進行心理疏導。12月10日,滿洲里市本輪疫情首批5名患者治愈出院。截至12月15日14時,累計治愈出院54人。
12月10日,滿洲里市本輪疫情首批患者治愈出院。新華社記者 達日罕 攝
治愈出院的患者將到定點康復醫院進行康復治療和健康監測。滿洲里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劉洪濤介紹說,定點康復醫院首先會對新冠肺炎治愈患者進行康復功能評估,制定個體康復治療方案。如果治愈患者出現呼吸困難等功能障礙,醫護人員會對其進行呼吸模式訓練、呼吸康復操、心理康復干預、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訓練等。治愈患者經過康復治療后,由新冠肺炎康復出院評估專家組評估各項健康指標,全部達到標準后方可批準出院。
看著新增病例越來越少、治愈患者越來越多,滿洲里許多市民表示“感覺城市在慢慢蘇醒”。近日,滿洲里市的朗誦愛好者組織了多場線上詩歌朗誦會,為家鄉戰“疫”加油。
“即使寒風刺骨,也阻擋不了我們的腳步。就像春日的迎春花,哪怕積雪剛剛融化,依舊要含苞待放。”滿洲里市疫情防控志愿者王力豐在線上詩歌朗誦會上誦讀了一首小詩,這首詩是她的姐姐寫給疫情防控一線工作人員的。王力豐說:“我們頂著風雪前進,相信春天不會遠了。”(記者魏婧宇、達日罕、李志鵬、葉紫嫣)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