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財政支出 推動財政資金聚力增效
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是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的重要內容,是優化財政資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務質量的關鍵舉措。近年來,泰安市以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為關鍵點和突破口,推動財政資金聚力增效,提高公共服務供給質量,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在全省率先出臺績效信息公開辦法、研究制定《泰安市預算績效指標庫(2022版)》,在全省較早實現“哪里有財政資金和政府公共資源,哪里就有績效管理”的全領域覆蓋。
完善設計,打造預算績效管理新體系。一方面,我市積極構建制度框架,頒布《泰安市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意見》,制定市直部門預算和市對下轉移支付2個重點領域的績效管理辦法,建立了事前評估、績效目標、績效監控、績效評價、結果應用和信息公開6個環節的管理辦法,形成泰安市預算績效管理“1+2+6”核心制度框架。另一方面,我市積極編制績效指標庫,提高各部門單位項目支出預算績效目標編報質量,保障績效目標編報的科學規范、精準有效。
延伸鏈條,發揮預算績效管理高效能。我市將事前評估與完善政策、安排預算相結合。將績效關口前移,建立“部門評估+財政重點評估”的事前績效評估模式,部門單位對新增重大政策項目開展事前績效評估,評估結果作為申請預算的必要條件,2021年共對部門單位提報的40個新增重大政策和項目開展財政事前績效評估,評估資金總額8.56億元,壓減資金2.88億元,審減率33.64%。部門單位將項目資金調整完善后,再按程序列入年度部門預算;事后評價與項目延續、預算編制相結合,推進績效管理結果應用,建立績效評價結果反饋和應用管理機制,探索財政重點評價結果應用;全面加大績效信息公開力度,今年共選取42個重點績效目標,涉及金額10.38億元,以及20個部門整體績效目標,提交人大審議;選取44個重點評價項目,涉及金額6.71億元,以及19個部門整體績效評價結果,提交人大參閱。積極推進重點項目績效目標和績效評價結果公開,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創新試點,開展全成本預算績效管理。市財政圍繞“事前核成本、事中控成本、事后講成本”這一成本績效管理主線,“借力”專業的第三方機構,對市城區熱力公司、市公交公司、市保障房及直管公房3個財政補貼項目開展全成本預算績效管理試點。通過分析單位管理模式、業務特點和財務資料,客觀測算、全面衡量項目實施成本,規范財政補貼標準管理,為預算編制提供客觀依據。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蘇婷 】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