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臀,中文字幕无码人妻波多野结衣,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亚洲人成在线网站

  • 【紅色地名故事】大伯集村——“攻濟打援”指揮部舊址

      巍巍泰山見證歷史變幻的風云,悠悠汶河吟唱時代前進的浩歌。在泰山腳下、汶河之濱的寧陽縣東疏鎮,有一座2000余人居住的村莊,名叫“大伯集村”,是魯中南少有的平原村落。就是在這座不起眼的小村莊里,粟裕指揮了著名的濟南戰役。濟南戰役的勝利使華北、華東解放區連成一片,為解放戰爭的戰略決戰揭開了序幕,而作為華東野戰軍“攻濟打援”指揮部所在地的大伯集村,也變得意義非凡。時至今日,在粟裕工作和生活過的“攻濟打援”指揮部舊址內,依然能看到保存完好的生活及辦公用品,依然能感受到這位杰出的軍事家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大將雄風。

      

      
    農家院成了指揮部

    ? ? 1948年9月6日,大伯集村一下子熱鬧起來,村里不僅來了許多解放軍官兵,還有好多村民從沒見過的吉普車。鄉親們也沒閑著,紛紛送米送面,支援親人。
    ? ? 大伯集村雖只有千余人,卻是周圍十幾個村莊的中心,自明清時期就形成了一個小型集市,非常熱鬧。當時,地方政府出于安全保密的考慮,曾將集市遷到了外地。粟裕和其他幾位首長白天在村里辦公,夜晚分散到周圍的村子住宿。
    ? ? 1948年8月,華野主力各縱隊勝利會師魯中南、魯西南地區,攻取濟南、徹底消滅山東境內國民黨軍的條件已經成熟。8月20日,華野前委決定集中主力組成攻城、打援兩個兵團,由華野代司令員兼代政委粟裕統一指揮。粟裕于9月6日進駐大伯集崔家大院,設立了“攻濟打援”指揮部。之所以將“攻濟打援”指揮部設在大伯集村,最根本的原因是大伯集村有著重要的戰略位置,它處于濟南和徐州的中間地帶,在魯中南多山地區是少有的平原村落。向北可以指揮攻打濟南,向南可以指揮打擊和阻止增援的敵軍,是承前啟后的戰略要地。

    給予敵人最嚴重的打擊

    ? ? 敵方偵察機為了找到我軍指揮部,曾多次飛經村子上空,但敵人完全沒想到指揮部會在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小村子里,直到濟南戰役結束,敵人的企圖也未能得逞。
    ? ? 按照“攻濟打援”的作戰方針,我軍指揮部決定組成攻城、打援兩個兵團,“以達既攻克濟南,又殲滅一部援敵之目的”。9月9日至13日,華野攻城西集團和東集團分別由濟寧、汶上及泰安、萊蕪等地區向濟南隱蔽開進,16日午夜,攻城部隊全線展開攻擊,敵軍王耀武部各線吃緊。蔣介石17日下令徐州"剿總"副總司令杜聿明率第二兵團迅速向徐州集結,準備沿津浦鐵路向北行鉗形攻擊。當日,粟裕在大伯集獲得情報后,即令攻城集團繼續猛攻,令打援、阻援兵團迅速進入陣地,做好殲滅援敵的準備。19日晚,守衛城西的整編第96軍軍長吳化文率部起義,打亂了國民黨軍的防御部署,王耀武便將主力全部撤入城內。國民黨軍南線的3個兵團在蔣介石的督令下,分別向商丘、徐州集中。
    ? ? 20日,中央軍委指示華東野戰軍:王耀武部可能突圍,應從各方面部署,勿使漏網,打援兵團應立即部署,殲滅北援之敵。粟裕隨即令攻城集團迅速向商埠及城垣攻擊,并部署兵力防其突圍;同時,詳細研究了徐州國民黨軍北援情況,進一步修訂了作戰方案,以便隨時準備迎殲援敵,令各地方武裝及民兵控制要道,加強警戒,防敵突逃。
    戰役期間,粟裕坐鎮大伯集,嚴密監視中原戰場之國民黨軍,有力地策應了華野攻濟作戰。9月24日,濟南即被攻克,據守馬鞍山、千佛山之殘敵也分別于25日、26日放下武器。華野攻城部隊經8個晝夜連續作戰,取得了殲滅國民黨軍10萬余人的重大勝利,敵方“第二綏靖區”司令長官王耀武、山東省國民黨黨部主任委員龐鏡塘、“第二綏靖區”副司令牟中珩等潛逃的國民黨官員被我軍俘獲,華東、華北兩大解放區連成一片,沉重打擊了國民黨軍堅守大城市的野心。敵方駐菏澤、臨沂、煙臺守軍先后棄城逃跑,山東全境除青島、長山島及南部少數據點外都獲得解放。中共中央在9月29日致華東軍區、華東野戰軍的賀電中指出,濟南戰役“是兩年多革命戰爭發展中給予敵人最嚴重的打擊之一”。

    小村莊里醞釀大戰略

    ? ? 1948年9月24日,濟南城內巷戰尚在激烈進行的時候,粟裕的腦海里已有了要在江北打一場大戰役的構想,于是這天一大早,他在大伯集指揮部展開紙筆,寫下了“……建議即進行淮海戰役。該戰役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以蘇北兵團……”的加急電報,于上午發電報給中央軍委。中央軍委經過慎重考慮,于25日19時復電同意粟裕的建議:“我們認為舉行淮海戰役,甚為必要……淮海戰役可于十月十號左右開始行動……”1948年11月6日晚,淮海戰役打響第一槍,至1949年1月10日結束,此戰役是三大戰役中規模最大的戰役。

      
    ? ? 今天,大伯集村已建起一座“攻濟打援”指揮部舊址紀念館,紀念這段光輝的歷史。戰場上彌漫的硝煙已漸漸散去,歷史的車輪仍在風雨中前行,華東野戰軍“攻濟打援”指揮部舊址是山東革命歷史的縮影,也是中國革命歷史的見證,更是人民寶貴的財富,它激勵著后人振奮精神,勇往直前,攻堅克難,自強不息。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12377 舉報郵箱:jubao@12377.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公網安備 370902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