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大伙演、領導看”的“經典路線”不再經典
曾幾何時,觀光旅游的專用詞“經典路線”成了一些地方調查研究的“好路子”。一些地方為了應付檢查、考核、調研,精心打造了“經典路線”。路線上的資料是更加完善的,現場的布置是專門設計的,旁邊的群眾是嚴格挑選的。所謂經典路線就是“大伙演、領導看”的走秀式調研,是典型的形式主義,這種路線應該是“最不經典路線”。
前些年,西部一縣的部分農戶因經濟條件差,房屋院墻破敗無法修繕,使得公路沿途景象“不好”。因此,當地有關部門在那些農戶房屋的前面、上級視察工作必經線路的旁邊修建了一堵堵高約兩米、用琉璃瓦裝飾的“遮羞墻”。當年,“遮羞墻”事件被通報問責,有關責任人落個羞愧難當。
近些年,南方一市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專項行動,有些鎮村為了立竿見影,開展了“刷白墻”行動,企圖“一白遮百丑”。甚至有些村民的白墻一年刷了四次。據報道,僅就一個鎮,刷白墻就花費300余萬元。這種群眾不受益的面子工程是典型的形象工程、形式主義。
這兩個地方的行為都有打造“經典路線”的“妙主意”,也共受形式主義之危害,樣式雖然翻花,湯藥還是那副,看似新表現,實則老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開展調研就要深入到基層一線、深入到群眾中間,去了解真實情況,掌握第一手資料,發現存在的問題,制定有效的舉措,切實解決基層和群眾痛點、難點和堵點。如果調研走了過場、搞了形式,玩了虛招,走了“經典路線”,那么所制定的政策、作出的決策也將是不切實際的,脫離群眾的,不僅貽誤工作、勞民傷財,更從根子上背離了黨性、丟掉了宗旨,對黨和人民的事業危害極大。正如毛澤東同志指出的“形式主義不問工作上是否有效果,不從實際需要上去估量,單從形式上去估量,發展下去,勢必不問一切事的效果,而只是它的形式,危險將不可勝言”。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持續解決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作風保證的通知》。通知著重指出“調研工作要發揚求真務實作風,在求深、求實、求細、求準、求效上下功夫,力戒搞形式、走過場,不能給基層增加負擔”“真正沉下心來、撲下身子,多開展隨機調研、蹲點調研、解剖麻雀式調研,察實情、聽真話、取真經,不作秀、不走‘經典路線’”,切中了當下調查研究工作的痛點,折射出了黨中央糾治“四風”的決心。通過解決調查研究工作存在的形式主義問題,為基層松綁減負,讓干部輕裝上陣,形成干事創業的濃厚氛圍。近年來,各地采用了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層、直插現場的“四不兩直”調研方式,不走經典路線,走群眾路線,真正做到了了解情況,貼近群眾,深入推進改革和發展。相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黨上下堅持不懈推進作風建設,百年奮斗目標必定實現! (趙 坤)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