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臀,中文字幕无码人妻波多野结衣,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亚洲人成在线网站

首頁 > 首頁 > 國內 > 正文
  • “水患”化“水利” 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種植 結出鄉村振興“共富果”

      央視網消息:位于淮河岸邊的安徽省阜南縣蒙洼蓄洪區,曾經飽受水患困擾。近年來,當地依托水資源和地理環境,把水患變成水利,引導村民在蓄洪區的低洼地里發展起了芡實、蓮藕、水生蔬菜等適應性產業。這段時間,這里的4000多畝芡實陸續開始采摘。

      記者在阜南縣老觀鄉康湖村的一處芡實種植基地,碩大的芡實葉把水塘鋪得滿滿當當,大大小小的芡實葉如同一個個綠色的圓盤,仿佛為田野鋪上了綠色地毯。

      

      這個芡實種植基地總面積有4000多畝,以前是以種植小麥水稻為主。但是因為地處蒙洼蓄洪區,地勢低洼,過去水患頻發,容易積水,種植小麥水稻時時常受到澇害影響,產量不高。順應自然規律,近年來,當地通過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大力發展適應性農業,因地制宜發展適合在低洼地種植的作物。比如說芡實,它是一種水生植物,營養價值高,市場需求旺盛。像記者現在所在的這個芡實種植基地,畝產可達600斤左右,每年畝均產值6000多元,而且采收期也帶動村民的勞務收入顯著增長,部分群眾通過流轉土地和務工實現人均年增收3萬多元。變水患為水利,變對抗為適應,曾經被水患困擾的土地現在成了人們的“致富田”。

      

      眼下,這里的芡實正陸續成熟,種植戶們也開始了今年頭茬芡實的采摘。在記者身旁的這片水塘里,可以看到村民們穿著雨褲站在水里,先用竹竿撥開浮在水面上的葉片,尋找藏在下面已經成熟的芡實果,找到之后再用刀尖在根莖上方用力一剜,拳頭大的芡實果就采摘下來了,放到身旁的小船上。大家看記者手上剛采摘下來的芡實果,是不是很像雞頭,所以芡實也被叫做“雞頭米”。這里種植的芡實有兩種,一種是像這樣渾身長滿尖刺的刺芡,用手摸上去感覺還是很硬的,所以在采摘的時候要戴上手套,當心被刺傷。另外一種是這樣的是無刺芡實,學名叫“紫花蘇芡”,又叫“光頭強”,它的個頭更大,表面光滑沒有硬刺,采摘時比刺芡要容易一些。采摘下來的芡實果還要剝去外殼,取出其中的種子,才能得到常見的芡實。

      

      

      離芡實種植基地不遠是當地特有的建筑——莊臺,看上去像是屹立在平地之上的“土丘”,這是人們用來抵御淮河水災的。早期的莊臺多為自發修建,環境比較差。大家看我手上的這張老照片,這就是過去莊臺的樣子。曾經,這里人均居住面積不足10平方米,房屋破舊、環境臟亂,“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是當時的真實寫照。現在當地通過居民遷建、人居環境整治、水電改造、打通主干道、鋪設污水管網等措施,莊臺過去臟亂差的面貌一去不復返。如今的莊臺,道路寬敞,綠樹成蔭,公共綠地、景觀樹隨處可見,居民的居住條件和生活環境大為改觀。

      

      產業結構調整、人居環境改善,讓蒙洼蓄洪區的群眾生活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這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實踐,也是鄉村振興的美好縮影。

      四川宜賓:筑牢生態屏障 守護一江清水

      跟隨鏡頭,我們來到了“萬里長江第一城”四川宜賓。從宜賓三江口上空俯瞰,金沙江、岷江在此匯流成長江,壯闊東流。

      

      近年來,當地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等措施,以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先行區建設為抓手,持續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守護好一江清水。同時推進沿江城市山體復綠和4萬畝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建成長江岸線生態緩沖帶91公里,恢復沿江自然岸線約1703畝。

      

      草木蔥郁的長江公園、錯落有致的休閑景觀、充滿活力的騎行步道……如今,“推窗見綠、出門見景、臨江觀魚”已成為宜賓人生活的日常。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12377 舉報郵箱:jubao@12377.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公網安備 370902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