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區“鏈式”服務 緩解“卡脖子”難題
就業,一頭連著經濟脈動,一頭連著萬家燈火。近年來,泰山區新型工業化、現代服務業、文旅融合、鄉村振興等產業項目快速發展,帶動就業“乘法效應”明顯。面對企業招工難、群眾求職難瓶頸并行的難點,泰山區從服務就業小切口入手,不斷鍛造就業生態鏈、創業服務鏈、社區微業鏈“1+3”模式,有效化解就業“卡脖子”難題。
今年上半年,泰山區城鎮新增就業6039人,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在4%以下,一增一減呈現出全區就業形勢穩定向好;連續3年新增就業人數實現10%以上的增長速度、市外來泰山區就業人口實現20%以上增長,高質量充分就業成效明顯。今年5月,泰山區被山東省就業促進和勞動保護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確定為全省10個“高質量充分就業縣”建設單位之一。
零工驛站小切口,服務就業大民生
針對泰山區最大的自發性馬路市場1200余人聚焦在路邊找活不安全、不規范等老大難問題,泰山區人社部門按照“零工聚集在哪里,服務就跟進到哪里”的思路,采取“大數據+鐵腳板”服務方式,構建零工市場“線上+線下”數字化全景應用,市場蹲點找活人員到現在不足百人,零工服務實現漸進式迭代升級。
泰山區建設以區零工數智服務中心為樞紐,以街道鎮鄉零工小站、零工驛站為終端的“1+N”零工市場服務格局,先后建成區級零工中心1處、零工小站(驛站)8處,配備專職服務人員25名;整合區內靈活用工信息,集約式向零工求職人“送工”,“路邊蹲活”變“市場送活”。去年以來,泰山區累計推送就業崗位1.2萬個、服務零工6萬余人次。“雇主一鍵發單、雇工一鍵搶單””“靈活務工線上簽約、簽約即交意外險”“務工線上微信支付室實時結算”……泰山區委托第三方聯合開發“泰善快工”微信小程序,打造一站式即時用工務工服務平臺,強化雇主信息智慧匹配、崗位訂單智能匹配,線上靈活用工等功能的推出,讓“市場等活”變“刷單搶活”。截至目前,“泰善快工”平臺累計注冊用戶8086人。
針對泰山旅游旺季酒店搶房難、淡季養人難的堵點,泰山區引導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采取“統一培訓標準、統一派遣用工、統一服務流程”的方式,打造專業化、品牌化、集成化“泰山房嫂”共享用工。從過去的“零散用工”到如今的“共享用工”,既解決了酒店用工成本高,又提高了勞動者收入。目前,泰山區養老護理、漢服妝造、家政服務等共享用工服務家喻戶曉,共吸納就業3000余人。
企業招聘全生態,激活就業新場景
“企業建立之初一直為用工而犯愁,是人社部門的貼心服務為我們解決了大難題,保障了企業前期的正常運行?!鄙綎|菲利信數字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負責人表示,公司是今年新落戶從事數據處理的千人企業,數字人才需求量大、招工急,泰山區內人力資源難以滿足。通過精準招聘、校企合作、專項培訓等形式,泰山區順利保障企業一期用工240余人,二期用工儲備300余人。
今年以來,泰山區聚焦保障企業用工,積極落實就業優先政策,強化服務舉措,為各類企業提供有力支撐,截至目前,累計保障企業2100人,技能提升培訓681人。以崗位需求精準“導航”,泰山區協同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深入開展“進企業、進園區、進校園、進社區”四進活動,廣泛搜集求職招聘信息,利用泰安人才招聘網、泰山就業直播間、微信公眾號、企業微信群、居民網格群等,精準實施定點推送、行業推送、全域推送,形成多層次、立體化、多維度就業“導航圖”。今年以來,“泰山就業”直播間已開展入企情景式帶崗51場次,觀看人次超百萬。
泰安啟程車輪制造公司年初因經濟下行裁員56人,人社服務專員及時對接新企業進行“快充式”技能培訓,56人全部實現轉崗就業。泰山區開展技能培訓“私人定制”,按照“應培盡培”“需培就培”的原則,先后組織開展了訂單式、項目制、定向式培訓養老護理、電商直播、無人機駕駛、人工智能訓練師等31期、1855人,實現“招生即招工、上課即上崗”。同時,泰山區依托泰山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在全省率先成立了泰安市就業創業服務聯盟,為校企合作、校城融合、產才對接搭建了“橋梁”和“紐帶”。連續3年,泰山區組織開展“書記、區長”高校行活動,設立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基地等12個,簽署校地校企合作協議31份,達成產業項目合作7項,聘請校園引才大使、人力資源副總58人,聘請科技專家11名;引進急需青年人才422人,其中博士27人。
創業扶持解痛點,創造就業新活力
創業是就業的源頭活水。在泰山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200平方米的眾創空間,設有工位18個,已先后注冊市場主體31家。在“泰山星空”夜市創業街區,每到夜晚,人員熙熙攘攘,攤位“一位”難求,300個攤位帶動就業500余人。
近年來,泰山區圍繞初創者缺資金、缺經驗最大難題,從幫資金、強指導、樹典型三個方面實施創業陪跑、疏堵解痛。在資金方面,泰山區優先落實創業扶持政策,以真金白銀支持創業。近3年,泰山區累計為491名自主創業人員和148家小微企業發放創業擔保貸款4.61億元,帶動就業3000余人;為245名小微企業發放一次性創業補貼367.5萬元、一次性崗位開發補貼21萬元。泰山區東七里社區盛合創業孵化基地免費為創業者提供1000余平方米創業場所,聘請高校創業導師、企業家等10人組成創業志愿服務團,定期開展創業指導活動,成功孵化12人實現創業。全區現有創業服務隊伍11支、專業導師107人,累計服務創業者1905人次。同時,泰山區深化“創業一件事”流程再造,推進“掌上辦”“網上辦”,為創業者提供更多便利。
為營造包容創業、支持創業、尊重創業的濃厚氛圍,泰山區每年定期組織開展2次創業沙龍活動,邀請創業成功人士現身說法;組織開展大學生創業大賽、農民工返鄉創業大賽等活動,評選優秀創業人物和創業項目;開設“魅力泰山區、宜居宜業地”專欄,先后宣傳10名創業人物典型事跡,講好創業故事。
社區微業紓民憂,成就就業高效能
今年以來,泰山區深入實施“社區微業樂業泰山”三年行動,全面提升社區就業服務能力,打通社區就業微循環,推動社區就業擴容提質。
依托社區村黨群服務中心,泰山區融合建設“家門口”就業服務站,打造基層就業創業服務“主陣地”,累計建設72處服務站。同時,梳理4項服務事項、15項服務清單向社區延伸,專人專窗提供就業、創業、社保、培訓、維權等“一站式”服務,實現城鄉居民就地就近享受優質高效的公共就業服務,打造“15分鐘就業服務圈”。針對社區居民,泰山區打造了東湖社區“紅色物業”、東七里社區盛合廣場、北新社區“星空夜市”等30個“微就業”“微創業”“微街區”場景,帶動就業3459人;針對鄉村居民,打造了魏家莊村“家庭農場”、亓家灘村“獼猴桃”、姚家村“岱下針織”等9個“微園區”“微工坊”場景,帶動就業1240人。爭創市級“雙20”示范社區11個,通天街創業街區被評為省級創業街區建設試點。
聚焦城鄉居民無時間學技能問題,泰山區遴選培訓機構15家,精選家政服務、養老護理、面食制作、嬰幼看護等課程,開展技能培訓進社區、進鄉村活動,實現“培在家門口、技能學到手”。此外,泰山區還先后舉辦零星學堂、社區夜校、周末課堂等流動培訓班42期,幫助1029名居民提升技能。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記者 楊文潔 審核 陳茂榮】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