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紙面走向實踐——看泰安地方立法10年(下)
一部法規誕生背后,是一系列嚴謹而民主的立法程序在精心運轉,是一場匯聚著智慧光芒、飽含著人民期盼的“民主交響”。回望過去十年,市人大常委會將全過程人民民主深植立法工作肌理,從民意征集到法規施行,從基層聯系點到數字賦能,以立體多元的實踐路徑,讓每一部法規都成為“民有所呼、法有所應”的生動注腳。
立法有溫度
讓法條承載溫熱的民生期盼
“群眾的需求是立法的源頭活水。”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工作人員王雪的話語,道破了我市立法的核心密碼——民主立法。市人大常委會將民主立法視為生命線,以接地氣的立法實踐,讓法條承載溫熱的民生期盼。
一部法規是怎樣打磨出來的?又是怎樣浸潤著民意?王雪介紹,每當開展年度地方立法工作前,市人大常委會會公開征集立法項目聽取民意;在召開的人代會上,人大代表可作為主體提出法規議案,為立法工作筑牢民意基石。
一部法規面世往往經過市人大常委會兩次以上審議,這期間需要進行層層調研與廣泛聽取意見。王雪說,條例一審前,相關主管部門會起草完成條例初稿,市人大常委會會組建含業務骨干、有關專委會委員、專業代表小組成員、專家等的立法專班,適時開展省、市外立法調研,拓寬民意渠道。與此同時,市政府也將公開征求意見,廣納社會公眾聲音。“審議期間,立法專班也會進行廣泛調研,并征求社會各界意見,聽證會、論證會、座談會接續輪番召開,對條例逐條‘打磨’,最終形成表決稿,經市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后,報省人大常委會審查后正式批準施行。”
這種嚴謹的程序背后,是對民生需求的精準回應。“在制定《泰安市養犬管理條例》時,‘每戶限養一只犬’的呼聲較高,但在調研中,我們充分考慮到現有養犬人確有養多只犬的實際情況,從人本主義的角度出發,對條例實施前后的情況作區別性規定,讓立法既有‘尺度’又有‘溫度’。”王雪說。
字斟句酌的法規條文里,藏著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也鐫刻著立法者為民福祉“翻閱卷帙尋策”的執著足跡。“如果能把泰安出土的文物留在泰安可就太好了!”在制定《泰安市大汶口文化遺址保護條例》時,一名文物工作者的感慨深深觸動了王雪,為了將大汶口出土的文物留在本地進行更加妥善地保護,王雪翻遍將近400頁的立法資料,反復咨詢專家學者,數次請教文物一線工作者和省內外立法專家,終于在《四川省三星堆遺址保護條例》中找到了破解路徑,在請示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后,《泰安市大汶口文化遺址保護條例》明確了“大汶口文化遺址保護管理機構應當按照國家規定收藏大汶口文化遺址出土文物”,這一創新性條款,不僅為文物保護提供法律支撐,更讓承載家鄉記憶的文物永久留存。
十年磨一劍,泰安立法走出“小切口、小快靈”的特色路徑。“我們的立法不追求‘大而全’,切口越來越注重解決泰安當地最突出的問題、群眾最迫切的需求,比如《泰安市大汶口文化遺址保護條例》直指泰安文化遺產保護的核心問題,《泰安市汶陽田保護條例》則是聚焦泰安優質土地資源這一地域特色資源的保護。此外,泰安立法堅持‘體量小、聚焦準’針對具體問題制定精準有效的條款,確保每部法規能夠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王雪解釋道。
民意有渠道
立法聯系點讓民意直抵立法案頭
“支持設立家庭養老床位,由養老服務組織以及其他組織提供上門服務……”近期,在東平縣老湖鎮鳳凰家園社區,一場《泰安市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條例》宣講會以“嘮家常”的方式舉行。這種“零距離”的民主實踐,是泰安基層立法聯系點工作的生動縮影。
立法聯系點搭建了立法機關與基層群眾之間的“連心橋”,讓法規從紙面走向群眾心里。為了在立法過程中原汁原味地吸收群眾意見,市人大常委會建立了3個立法服務基地、13個基層立法聯系點,制定出臺了一系列工作規則和標準化建設方案,設置了專職聯絡員,構建起立法意見征詢、匯總、上報、反饋“一條龍”的服務網絡。
“我們積極拓展立法聯系點的內涵和形式,著力把基層立法聯系點打造成基層群眾參與立法的載體、傾聽基層群眾意見和建議的平臺、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陣地。”東平縣人大法制委員會負責人蒿樹常告訴記者,立法聯系點自設立以來,積極配合全國和省、市人大常委會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山東省東平湖保護條例》、“黃河水資源保護與集約節約利用”法規、《泰安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等立法調研,收集各層面意見和建議43條。群眾在養犬管理條例、停車管理條例意見征求過程中提出的“每戶限養一只犬”“學校周邊劃臨時停車位”等建議均被采納。
今年6月1日,《泰安市大汶口文化遺址保護條例》正式實施,作為我市唯一扎根鄉鎮的立法聯系點的岱岳區大汶口鎮地方立法聯系點,是《泰安市大汶口文化遺址保護條例》誕生的“助推器”。線下,該立法聯系點通過座談研討、現場設點、信箱收集等方式,讓群眾心聲直達立法案頭;線上,該立法聯系點通過微信群、公眾號、代表“二維碼”等渠道,讓群眾隨時“指尖發聲”。大汶口文化保護開發促進會的專家學者及民間愛好者在此匯聚智慧,讓這座立法“前哨站”為高質量立法提供助力。
在泰山區東湖社區,基層立法聯系點的工作更是充滿“煙火氣”。東湖社區不僅設立了立法聯系點征求意見箱,還打造了“東湖議事平臺”“馬扎會”“樓頭會”等立法工作品牌,針對不同的立法議題,邀請社區內不同年齡段、不同職業的居民參加,廣泛聽取他們的意見。同時,東湖社區還利用“一鍵通”平臺、居民微信群等發布有關內容,與群眾保持實時互動。東湖社區基層立法聯系點自開展工作以來,先后組織召開養犬管理條例、水資源保護管理條例、停車管理條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條例等地方法規征求意見和建議會,收集意見和建議200余條,為相關條例的制定和完善提供了鮮活的民意參考。
如今,基層立法聯系點已成為“征集民意、法治宣傳、法規研究”的綜合體,不斷展現著上接“天線”、下接“地氣”的優勢,讓廣大群眾的意見和建議成為高質量立法的“源頭活水”。
智匯有力量
讓法規“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
一部高質量法規的誕生,離不開民意的支撐,也離不開專業智慧的加持。今年7月15日,市十八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第一次審議了《泰安市汶陽田保護條例(草案)》。在汶陽田保護條例制定過程中,為準確定義汶陽田,來自山東農業大學、市農業科學院的專家進行了多番論證,在專家的助力下,汶陽田以“優質耕地”的法律身份獲得保護,為地域農業品牌建設奠定了基礎。
泰安市岳洋農作物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薛麗娜帶領的合作社位于汶陽田的核心腹地。作為專家代表,薛麗娜多次參與立法調研,并在科技賦能方面提出了諸多建議。“我希望在立法中加入土壤改良、技術提升、智慧農業等內容,助力現代農業發展。”薛麗娜說。
科學立法離不開專業智慧的深度賦能。市人大常委會組建“市十八屆人大常委會立法專家顧問”和“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年度立法咨詢智庫入庫專家”兩大智庫,專家參與法規調研起草、審議表決等環節,為重點條款修改與爭議問題處理“把脈開方”。2024年,泰山學院地方立法研究中心的成立,促進了立法理論與實踐的良性互動。
同時,市人大常委會還積極搭乘數字快車,推進“碼上立法”“云端立法”,通過“網、微、抖、端”云平臺全面發力,公開征求意見,開展普法宣傳,助推條例落地。在養犬管理條例、停車管理條例制定過程中,千余個“金點子”通過云端匯集。在水資源保護管理條例實施前,“人大小課堂”閃亮上線,通過立法專員解讀法規,為法規實施營造濃厚輿論氛圍。“泰安數字人大”建成后,數智立法模式更是如虎添翼,市人大常委會目前已通過“數字人大”收集各方意見和建議300余條,并建成了集“民意征集、普法宣傳、信息管理”三大功能于一體的立法信息平臺,讓法律法規通過數智云端“飛入尋常百姓家”。
做好立法的“后半篇文章”需要持續發力。市人大常委會適時開展“立法回頭看”,對多部條例的實施效果、執法情況、群眾反饋進行評估,提高法規知曉率。今年,市人大常委會還探索開展法規實施效果評測,依托專業力量讓“紙上的法律”變為“行動的法律”,讓地方性法規的“牙齒”真正“咬合”。
從泰山腳下的立法聯系點到云端上的民意平臺,從創新性條款到精細化規定,泰安10年立法路,勾勒出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立體圖景。這些滿載民意的法規,正在以“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的實踐,讓立法從文本走向生活,讓法治從紙面融入民心,書寫著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答卷。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記者 王玉 孫振華 審核 聶艷艷】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