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丨寧陽“小菌種”激活“大循環”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徐文莉 審核 聶艷艷)菌液輕灑,喚醒沉睡的土壤生機;畜舍欄間,微生物悄然改變著傳統養殖方式;生產車間內,小菌株正催生著橫跨多領域的健康新動能……寧陽縣以尖端微生態技術為引擎,串聯起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書寫著“大農業、大生物、大健康”的融合發展新篇章。
近日,記者走進山東巴夫巴夫綠色循環農業與生物產業示范園,在園區的50個生態大棚里,先進微生態技術與數字化管理系統深度耦合,形成了融合“菜—豬—沼—能—肥”五要素的生態堡壘。通過微生態技術有機串聯種植、養殖、生態、環保與能源利用五大環節,打破了傳統種養的邊界壁壘,園區讓每一份資源都在循環中實現價值最大化。

?
讓“五位一體”生態大棚高效運轉的“隱形管家”,正是園區自主研發的微生態制劑。一個個優勢菌種如同激活綠色循環的“核心密碼”,構建起覆蓋農業、動物、環境改良、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多領域的產品矩陣,成為全鏈融合的核心驅動力。在生態大棚的種植區,技術人員輕觸屏幕,含復合菌群的微生態制劑通過水肥一體化系統滲入土壤。“這些益生菌如同‘土壤醫生’,能破解土壤板結、作物病害等頑疾,恢復土壤系統微生態平衡。”技術負責人王麗榮介紹,得益于農用微生態制劑的持續作用,番茄種苗長勢健壯,果實的糖度、產量與抗病性都得到顯著提升,為園區年產2億株的“泰山紅番茄”育苗工程奠定品質根基。

?
“過去依賴抗生素防控病害,豬長得慢還影響肉質。現在通過動物微生態制劑全面替代抗生素,通過調節腸道菌群平衡有效提升黑豬免疫力,不僅出欄時間縮短,其肌內脂肪與肌內膠原蛋白含量也顯著提高。”養殖車間負責人楊大鵬說。這種“無抗養殖”模式讓黑豬肉質鮮嫩、營養均衡,加工制成的泰山黑豬肉腸憑借“零防腐、零色素”的優勢成為各電商平臺的爆款。

?
從土壤修復到種苗培育,從生態種養到資源循環,“五位一體”生態大棚以微生態技術為核心,實現了種植與養殖的綠色協同,成為了園區產業發展的“第一車間”。如今,微生態技術的魅力不止于農業領域的深度賦能,一座座現代化制劑車間正將微生物轉化為覆蓋多領域的多元產品。水產微生態通過平衡水體菌群,實現養殖環境凈化與水產品存活率雙提升;寵物微生態守護著千萬家庭的“毛孩子”健康;人用微生態聚焦醫養健康與慢性病防控,為國民健康管理注入新動能。這些跨領域的微生物產品,與農業領域的應用深度聯動,讓“大生物”的板塊布局愈發清晰。

?
園區配套建設的冷鏈倉儲中心,為菌種保藏、產品貯存提供全程低溫保障。通過提供農副產品儲藏和產品冷鏈運輸,為寧陽縣及周邊區域破解生鮮保鮮難題。聯動的電商中心依托線上平臺把將這些源自微生態技術的優質產品高效觸達消費者,實現從生產到銷售的精準閉環。
“接下來,園區將打造自然與農事教育培訓中心,開展‘科技+農業’主題研學活動,讓更多人在‘五位一體’生態大棚里見證微生物的神奇。”泰安巴夫巴夫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胡著然表示,園區以微生物技術為核心,用微小的菌種,構建起“研發—生產—服務”的融合生態,讓“三生三美”的鄉村振興圖景愈發清晰,以全鏈條的綠色循環理念,書寫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