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臀,中文字幕无码人妻波多野结衣,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亚洲人成在线网站

首頁 > 首頁 > 山東要聞 > 正文
  • 濟青都市圈聯動發展,重點突破哪里

      ●核心觀點:濟南、青島都市圈聯動發展要以優勢互補為基礎,圍繞產業聯動、科技協作、公共服務共享、對外開放合作、體制機制等領域重點突破、協同發力,積極構建多層次網絡化互聯互動、競合共贏的發展格局。

      濟青都市圈聯動發展要邁哪些坎

      □ 周 笑

      都市圈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要載體。中央城市工作會議部署城市工作7個方面的重點任務,其中第一條提出著力優化現代化城市體系,“著眼于提高城市對人口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承載能力,發展組團式、網絡化的現代化城市群和都市圈……促進城鄉融合發展”。今年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加快構建“兩圈聯動、三核引領、陸海統籌、全面發力”發展格局,創新濟南、青島都市圈聯動發展機制。濟南、青島都市圈聯動發展協同開放會議也指出,要在加強“雙圈”協同聯動上持續發力。濟南、青島都市圈聯動發展面臨哪些制約?又該從哪些方面重點發力?

      積極成效

      濟南、青島是山東經濟發展的“雙引擎”,濟南、青島都市圈是山東最具發展活力的區域。近年來,濟南、青島都市圈聯動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

      在交通基礎設施方面,濟青中線全線貫通,濟青高鐵實現“公交化”運營;在產業共建方面,濟鋼集團產業轉移和轉型發展是兩大都市圈聯動發展的生動縮影,濟青棗濰工業母機集群入選省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濟南—青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建設帶動了兩市數字經濟崛起;在科創資源共享方面,濟青就A類人才互認達成初步意向,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構建了以濟南為中心、覆蓋濟青煙三地的區域級海洋大數據處理平臺;在對外開放方面,濟青聯動打通“內陸—沿海”雙向開放通道,合力建設中歐班列(濟青)國家集結中心,青島港與濟南內陸港聯動愈發緊密;在政務服務方面,濟青兩市實現了經營主體登記注冊“異地同標、跨市通辦”和電子檔案數據互通共享。

      根據山東省統計局和各市、區、縣統計數據,2024年,濟南都市圈、青島都市圈常住人口分別為1828萬人、1568萬人,GDP之和分別達到2.0萬億元、2.1萬億元。2018年至2024年,濟南、青島兩大都市圈GDP之和占全省的比重由38.8%提高至42.1%,常住人口占全省比重由32.0%提高至33.7%。兩大都市圈在推動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的作用愈發明顯。

      挑戰待解

      推動都市圈聯動發展是一項長期且持續的系統性工作,在核心城市競爭能力、產業分工協作、體制機制完善等方面,濟南、青島都市圈還面臨諸多亟待解決的挑戰。

      核心城市在全國和區域中的競爭力有待提升。濟南、青島城市首位度相對不高,制約其發揮對周邊城市人口集聚、消費水平拉動以及產業結構升級的帶動作用。2024年濟青兩市GDP和常住人口之和分別為3.0萬億元、1996萬人,占全省的比重分別為30.7%、19.8%。同期,擁有雙國家級都市圈的廣東省,廣州、深圳GDP和常住人口之和分別占到全省47.9%、28.9%,分別比濟青兩市高17.2個百分點、9.1個百分點。同時,黃河流域西安、鄭州兩個國家中心城市創新驅動能力不斷提升,從科技成果轉化來看,2024年濟南、青島技術合同成交額分別為926.1億元、709.6億元,僅為西安的20.6%、15.8%,鄭州技術合同成交額比濟南低122.4億元,但比青島高94.1億元。西安、鄭州強勢崛起對濟南、青島未來發展構成一定的挑戰。

      產業優勢尚未完全發揮,分工協作不夠充分。濟南、青島都圍繞主導產業、優勢產業、戰略定位等提出標志性產業鏈群發展,具有相當的規模優勢和引領能力。但與杭甬都市圈打造“數智×制造”共生融合發展產業體系,廣深佛莞智能裝備產業集群入選2022年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廣深佛惠莞中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集群入選2024年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等相比,濟青都市圈在產業鏈的橫向合作和縱向延伸方面的探索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兩市具有差異性的標志性產業鏈,如濟南擁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鏈群、集成電路產業鏈群,青島擁有海洋交通運輸產業集群、智能家電先進制造產業集群,如何開展產業鏈條之間長期、有效的協調配合,也是兩大都市圈實現產業協作和創新亟須解決的問題。

      都市圈合作體制機制的整體協同不夠通暢。無論都市圈建設還是都市圈聯動發展,行政分割造成的行政壁壘是無法回避的現實問題。濟青都市圈聯動發展同樣面臨行政壁壘導致政策協同存在難度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濟南、青島都市圈聯動發展經過階段性探索,已經初步形成了區域協商合作機制,但在市級層面濟青抱團共進還未形成完善的區域合作組織架構,在高層級決策協調、常態化工作推進、合作事項動態監測評估等體制機制方面還有待進一步理順。此外,濟青都市圈聯動發展還需進一步探索成本共擔和收益共享機制,避免出現利益分配不均、資源爭奪等問題。

      重點突破

      面對上述制約與挑戰,濟南、青島都市圈聯動發展要以優勢互補為基礎,圍繞產業聯動、科技協作、公共服務共享、對外開放合作、體制機制等領域重點突破、協同發力,積極構建多層次網絡化互聯互動、競合共贏的發展格局。

      發揮協同創新在兩大都市圈聯動發展中的引領作用。一是依托國家重點實驗室、院士工作站、省級工程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圍繞基礎前沿科學、關鍵共性技術等領域,開展聯合攻關,共同培育專業性孵化器,加速推動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二是發揮人才在協同創新中的核心作用,以專兼結合、產業學院共建、人才資源協作、互派科技干部等方式,構建政府、企業、院校等多方合作的人才共享體系。三是以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增強協同創新成效,以龍頭企業和產業集聚區為重點,加強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生物醫藥、智能裝備制造等領域協同創新,聯動打造應用場景,推出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創新示范應用基地。

      強化兩大都市圈產業高質量協同發展。一方面,聯合梳理產業圖譜,尋求兩地產業合作的結合點,在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信息產業、未來產業等領域,加強設施建設、項目謀劃、產業準入方面的對接,開展跨區域技術研發、中試孵化和產業化應用,推動產業鏈專業化協作,形成產業鏈群規模能級躍升。另一方面,加強數字經濟對現代化產業體系的賦能作用,在虛擬現實、智能機器人、超高清視頻顯示等領域,加強跨區域研發、制造、應用的全鏈條發展,加強兩大都市圈在種業“育繁推”一體化、智能農機裝備、農業互聯網平臺等領域的合作。

      全面推進兩大都市圈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共享。基礎設施建設是都市圈資源要素跨區域充分流動重組裂變的前提,要全面加強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動膠東機場、濟南機場協同打造國際航空樞紐,加快濟青高鐵、城際鐵路、地鐵組成的軌道上都市圈建設,提升高速路、干線公路與城市道路銜接通行能力。要發揮濟青醫療、教育等資源優勢,探索醫療服務標準化、共享醫療數據平臺、跨市域合作辦學等模式,推動旅游景點間的共享互惠,推動優質政務服務向周邊城市延伸,推動濟青都市圈公共服務共享。

      打造陸海聯動的高水平對外開放“制高點”。一是深化青島港與濟南內陸港便捷聯運,加快國家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建設,積極推進濟青高鐵快運、鐵海聯運、空鐵聯運,共同打造現代聯運大物流運輸網絡。二是提升各類、各級對外開放平臺能級,持續打造上合示范區、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等高能級開放平臺,進一步集聚全球高端資源要素,拓展國際經貿合作。三是圍繞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開展兩大都市圈合作,對標國際、國內先進水平,深化海關、口岸一體化合作,降低貨物進出口綜合成本,提升通關、轉關效率。

      建立健全兩大都市圈間聯動發展機制。在省級、市級、部門等層級上建立決策層、協調層、執行層三級聯動嵌套機制。省級層面上,要強化政策供給和統籌,推進都市圈聯動發展的頂層設計、總體布局和監測評估。市級層面上,在建立黨政聯席會議、市長聯席會議機制基礎上,探索設立實體化運行工作機構,研究都市圈聯動的重大政策、項目和年度工作安排。部門之間,要推動部門牽頭、共同參與、聯合實施的協調合作,形成跨區域項目審批、建設和運營等方面的決策程序,推動項目落地見效。此外,還可以召開聯動發展論壇、跨區域的干部雙向互派等形式開展合作。

      (作者系山東社會科學院城市與區域發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12377 舉報郵箱:jubao@12377.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公網安備 370902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