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觀察丨承壓求進5萬億,山東“拼”了!
海報新聞記者 滿倩倩 濟南報道
在濟寧市珞石智能制造產業園的機器人車間,數百臺工業機器人精準協作,柔性協作機器人以毫米級精度完成裝配任務……這是7月15日一場別開生面的新聞發布會現場,也是山東上半年經濟“進中提質”的縮影。
7月21日,山東交出上半年“經濟答卷”:全省生產總值為50046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增長5.6%。在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的背景下,山東以5萬億量級的體量頂住壓力,一二三產增速均跑贏全國,順利實現“雙過半”。
事非經過不知難,成如容易卻艱辛。5萬億背后,山東“穩”的態勢持續、“暢”的潛能釋放、“新”的動能迸發、“改”的活力增強。經濟大省勇挑大梁,為全國大局貢獻力量。
信心,正源于這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
“山東發布”微信公眾號截圖
拆解這份半年“答卷”——從生產供給看,實體經濟支撐有力,運行基本面保持平穩。農業“壓艙石”作用凸顯。山東夏糧再傳捷報,今年上半年,夏糧總產量達547.4億斤,增長0.7%,單產水平、總產增量居全國第一。工業高位運行,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7%,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3.0%,高于全部規上工業5.3個百分點,上拉全省工業增速3.2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勢良好,1-5月,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6.3%。32個行業大類中,有26個行業營業收入實現增長,增長面為81.3%。
從需求拉動看,內外循環協同互促,市場潛能有效釋放。提振消費成效明顯,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6%。投資效益穩步提升。工業投資保持較快增速,增長13.4%,拉動全部投資增長5.2個百分點。外貿進出口好于預期,貨物進出口總額1.73萬億元,列全國第5位,同比增長6.8%,高于全國3.9個百分點。
從質量結構看,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經濟提檔升級態勢良好。聚力先進制造業強省建設,統籌科創與產業資源,推動新型工業化提速增效。從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長4.8%,制造業增長9.0%,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下降1.4%。汽車、鐵路船舶、電子等行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6.2%、21.1%、21.9%。
從增長后勁看,著力穩預期、強支撐,狠抓重點項目推進。上半年,基礎設施投資增長3.0%,制造業投資增長8.7%。專用設備制造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它運輸設備制造業投資分別增長24.7%、12.8%、8.2%。民營經濟保持活躍。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7.7%,占進出口總額的76.1%。
從民生保障看,堅持人民至上,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全力穩就業促增收,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穩步提升。上半年,全省城鎮新增就業65.8萬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92元,同比名義增長5.3%。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06元,增長4.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31元,增長5.5%。
亮眼數字背后,是山東政策撬動效應的有力印證。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山東聚力攻堅,在頂壓前行中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推出一系列務實管用舉措,加力擴圍消費品以舊換新。上半年汽車報廢更新申請達24.7萬輛,居全國首位;家電以舊換新銷售新家電721.6萬臺。政策組合拳撬動近千億元消費。
承壓求進5萬億,是山東在風浪中錨定航向、于承壓處奮力拼闖的“答卷”。當政策撬動的消費熱潮涌動城鄉,當創新引擎轟鳴著指向未來,當發展的暖意持續匯入萬家燈火——一個勇挑大梁的經濟大省,正將“拼”出來的增長,實實在在地轉化為百姓獲得感與幸福感。
2025年下半年,山東的進擊之路,步履鏗鏘,暖意升騰,值得期待。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