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泰山丨康有為泰山題名刻石
□宗世強 張繼會
康有為泰山題名刻石在泰山玉皇頂南石壁上,刻于1916年,題文為:
丙辰八月,偕鄭浩、王覺任、鄺南嵩,游泰山登絕頂。康有為。
康有為曾在《致曲阜孔教會書》中說:“仰泰山,思曲阜久矣。”1916年,康有為至曲阜祭孔后乘汽車到達泰安,先游覽岱廟,“撫唐槐漢柏”,后乘興上山,“過經石峪,摩金剛經,登南天門,宿絕頂,上封臺,東至日觀峰,觀日出,乃知泰岳之尊”。此次登泰山,康有為被其壯美氣勢及燦爛的文化所折服,特別是對經石峪大字表示震撼并極力推崇。康有為的書法自成一體,很有造詣,其弟子徐悲鴻、劉海粟、肖嫻等均繼承了他書法藝術的特點,他對經石峪大字書法藝術大為贊賞,尊稱之為“榜書之宗”,賦詩贊道:
先撫經石峪,九百遺交留。
珊瑚交玉樹,翔鳳舞蟠蟉。
榜書誰可比,鐵畫而銀鉤。
惜哉石碎裂,又被沙壓稠。
下筆索請碑,欲作三日休。
觀摩不忍去,手畫足週趄。
誓將積沙刮,定有遺珠搜。
筑亭資鐵石,覆此寶琳嵺。
時隔6年,1922年,65歲的康有為再登泰山,居住在斗母宮。自命善觀風水的他對宮東北龍泉峰的美景極為欣賞,“有老柏八十五株,下為澗流,坐柏下終日聞泉聲,甚樂”,并且購置了山地準備營建住宅,不幸的是恰逢原配夫人張云珠病逝,建宅之事因而作罷。
廖偉仁《寶慶知音》介紹康有為曾作頌泰山長詩一首,著名政治家、學者康有為3次環球旅行,堪稱足跡遍天下,但他最偏愛山東的泰山,1916年、1922年的兩次山東之行都盡情游覽了泰山,康有為登泰山而作的傳世之作為570字長詩《夜宿玉皇頂》:“漢松與唐槐,摩挲手數周,陡巔級四千,盤蹬石所砌,夾道古柏陰,綠澗清泉流……白云忽然合,神仙想騎鸞,人患難交通,始覺岱宗尊。”全詩氣勢宏大,波瀾壯闊,是寫泰山詩中最長的一首。
關于康有為與泰山,文章《泰山之巔嘆韶華》有一段記載,康有為晚年尊孔讀經,如癡如醉,二下齊魯,赴曲阜孔廟朝圣。這一精神慰藉更堅定了他崇仰中華文化的信念,遂口吟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千古絕唱,攀緣雄奇嵯峨的東岳泰山。他望著煙霧般飄飛的白云,蜿蜒曲折的十八盤,背誦李白、杜甫等歷代大詩人登泰山的詩詞,飄飄若仙,順利抵達“門辟九霄仰步三天勝跡,階崇萬級俯臨千嶂奇觀”的南天門……佇立于赭紅大門前側耳細聽,他既慶幸自己與壯麗的泰山融為一體,又惋惜人生的須臾短暫。山色暗淡,晚風襲身,康有為一陣戰栗,心頭驀然升騰起莊子的名句“人生如白駒過隙”,不禁自悟:“唉,亂世英雄識時務,還是息影林泉,返璞歸真,度過不多的余生吧!”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