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管切開老人誤吸紙張梗阻氣道 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EICU團隊運用支氣管鏡緊急解危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于冰冰 通訊員 劉巖 審核 晁彤彤)近日,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收治了一位因突發意外緊急就醫的老年患者。該患者有喉癌手術史,長期佩戴氣管套管。當日,在家中使用紙巾擦拭氣管切開處痰液時,紙巾竟不慎被吸入氣管,隨后出現咳嗽、憋喘,輕微呼吸困難。家屬發現后,第一時間將患者送至該院就醫。
入院后,急診團隊立即啟動氣道梗阻應急預案。經急診CT檢查發現患者氣管-左主支氣管內異常密度灶(異物),遂緊急將患者轉入EICU。副主任醫師孟波查體發現患者吸氣時出現“三凹征”(胸骨上窩、鎖骨上窩、肋間隙凹陷),氣管套管內可聞及高調哮鳴音,指尖血氧飽和度92%左右,判斷為急性中央氣道梗阻。
“準備床旁支氣管鏡,連接呼吸機輔助通氣!” 孟波團隊僅用3分鐘完成術前準備。給予患者丙泊酚、舒芬太尼充分鎮靜鎮痛。經氣管切開處進鏡,氣管內可見多處痰液粘附,主支氣管管腔通暢,可見一白色異物附著于隆突及左主支氣管開口處,予以邊吸引邊退鏡,直至異物退至氣切口后用鑷子夾出。再次進鏡充分吸引痰液,隨著氣道重新通暢,患者紫紺的面色逐漸恢復紅潤,血氧飽和度回升至 97%。
此次救治成功,得益于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EICU成熟的床旁支氣管鏡診療體系。目前科室配備支氣管鏡,可在床旁完成從診斷到治療的全流程操作,尤其適合重癥患者的緊急氣道管理。
“對于氣管切開患者,家庭護理中的每個細節都可能關乎生命安全。”孟波提醒,一旦發生異物吸入,即使暫時無癥狀,也應在24 小時內進行支氣管鏡檢查,避免遺留慢性炎癥或肉芽腫。
揭秘“沉默殺手” 氣管切開護理暗藏這些風險
氣管切開患者由于氣道防御機制受損,異物吸入風險是普通人群的 3至5倍。本次事件中,紙巾纖維、棉球碎屑、套管固定帶線頭、藥物顆粒等“微型異物”,都可能成為潛在殺手。EICU團隊結合臨床經驗,特別梳理出三大護理禁區:
一、清潔用品“黑名單”
禁用紙巾、棉球擦拭套管周圍:建議使用無菌紗布或醫用吸水紙,避免纖維/碎屑脫落;慎用電熱吹風近距離吹干:高溫可能導致套管材料變形,碎屑隨氣流吸入;忌用棉簽深入套管內壁:棉簽頭脫落率達 1.2%,建議使用專用套管刷(直徑≤套管內徑 1/2)。
二、吸痰操作“三必須”
必須雙人配合:一人固定套管,一人輕柔吸痰(負壓≤-80mmHg);必須選擇帶側孔吸痰管:避免緊貼氣管壁造成黏膜損傷;必須觀察痰液性狀:發現可疑異物碎屑立即停止操作并報告醫生。
三、家庭護理“黃金法則”
每日檢查套管固定帶:松緊以容納1至2指為宜,防止牽拉導致套管移位;濕化液首選0.45%生理鹽水:每2小時氣道內滴注1至2ml,保持分泌物濕潤;建立“護理備忘錄”:記錄每次清潔時間、用品類型、患者反應便于追溯。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