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年·泰山禮丨指尖上的千年對話,大汶口“文物”走入尋常百姓家
你可曾聆聽過,泰山泥哨吹奏的美妙音樂嗎?你能想象,將陶鬶當作水壺給花澆水嗎?你試過,與朋友把酒言歡時用大汶口文化獸形壺來盛酒嗎?在泰汶古陶張氏洇窯制陶技藝第四代代表性傳承人曹傳開的手中,大汶口陶土被賦予了新的生命力?! ?/p>
?
曹傳開以大汶口陶土為材,以泰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為魂,“打破”了博物館中冰冷的展示柜,讓歷史走進了千家萬戶。當指尖輕撫過這些器物時,我們不僅是在近距離觸摸器物的肌理,更是在感受歷史的脈動,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
7月初,正值盛夏時節。突如其來的瓢潑大雨澆滅了連日來的暑熱。聆聽著窗外的雨聲,泰山淞棠陶坊里,曹傳開沉靜地端坐在工作臺前,手持雕塑刀,細致地雕琢著手中的陶坯。一壓,一削,一抹間,獸形壺眼睛的輪廓已經清晰可見。在一側的展示架上,大汶口文化圖騰“日火山”、陶鬶、石敢當等極具泰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特色元素的陶器精心地陳列著。

?
“我現在正在做的工序是塑形,隨后經過打磨、拋光、燒制等一系列工序,這款獸形壺的陶器作品才算制作完成,通過我們的工藝盡量達到文物的一比一復刻?!辈軅鏖_低著頭介紹,手里的活一刻也沒停下。

?
曹傳開口中的燒制技藝,正是源自泰山腳下大汶河流域的泰汶古陶——洇窯制陶技藝。該技藝歷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歷經數千年的傳承和發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工藝手法。“我自幼受家里長輩熏陶,喜歡陶藝。1992年,進入山東省工藝美術研究所系統專業地學習制陶工藝后,我對這一技藝的喜愛更是一發不可收拾。如此算來,從事泰汶古陶工作一晃已經有30余年了?!辈軅鏖_感慨。

?
正是源自對泰汶古陶技藝的滿腔熱愛和崇拜,曹傳開無視外界的嘈雜,一直堅持本心,守住內心的平靜,精雕細琢作品,潛心研發技藝。在保留原始的制陶工藝和燒制技藝的基礎上,曹傳開結合現代技法,對張氏洇窯制陶文化不斷挖掘創新,以泰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為主題,用大汶口當地優質陶土為原料,經過成型、粘接、雕刻、打磨、拋光、彩繪、燒制等技藝的打造,獨創了質硬色正的“薄胎、異形成型工藝”和“高溫洇窯燒制技藝”,燒制出的成品造型古樸,色彩純正,具有很好的欣賞、裝飾和收藏價值。

?
匠心,是時間給予時代的答案。2004年,曹傳開設計制作了泰山石敢當、五岳獨尊、穩如泰山等10余種泰山古韻陶塤作品,填補了泰安市大汶口文化發源地沒有實質性大汶口文化陶器旅游產品的空白;2010年,作品《泰山風光陶器系列》在2010中國平安文化旅游創意暨泰安(泰山)旅游商品全國大賽中榮獲優秀獎;2014年12月,曹傳開又憑借《泰山大汶口文化陶塤系列》在第12屆山東省旅游商品創新設計大賽中榮獲銀獎;2024年,古陶《泰山石敢當鎮宅之寶》在2024山東工藝美術博覽會暨“山東手造”精品展上榮獲“荷花杯”山東省工藝美術設計創新大賽金獎……

?
隨著年輕一代對傳統文化認同感的持續升溫,曹傳開的洇窯制陶技藝在傳承與創新中日漸成熟。其作品既保留了傳統陶藝的質樸韻味,又融入了現代審美元素,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

?
“相比于其他非遺技藝向文創產品的過渡,我們本身作為工藝產品,轉型更加順暢一些?!辈軅鏖_說,為了適應市場的需求,他以“古法新作”的創作理念,將憨態可掬的卡通動物、精美的花瓶、古風的陶塤都通過洇窯制陶技藝呈現出來。這些作品不僅成為各大文創展會的焦點,更帶來了市場的認可,成功打入國際市場,遠銷韓國、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地,成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的亮麗名片。

?
“我正在嘗試將傳統的技藝通過年輕人喜歡的方式傳遞給他們,讓傳統文化可以煥發出新的生命力?!辈軅鏖_說,后期,除了在創作元素上繼續吸取現代元素外,他還在銷售模式上進行探索,通過線下制陶工藝研學,線上直播講解等方式,讓傳統工藝以更加現代化的姿態走進大眾生活。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記者 楊文潔 劉小東 攝影 劉小東 審核 聶艷艷】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