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玉米“搭檔”種,雜草防治有高招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鄭凱 審核 晁彤彤)近日,我市農業農村部門發布《2025年泰安市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田間雜草科學防控技術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指導農戶科學防控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田間雜草,減少雜草危害損失。
近年來,受氣候變化、耕作制度變革、頻繁調種以及農機跨區作業等多重因素影響,我市農田雜草種群變化和群落演替明顯,惡性雜草蔓延加快,主要農田雜草的抗藥性持續上升,給種植業生產安全帶來嚴重威脅。我市防控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田間雜草,應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以糧食、油料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和除草劑減量控害為目標,突出重點區域、關鍵環節、惡性雜草,堅持分類指導、分區施策,采取以農業措施為基礎,化學措施為重要手段,輔以物理、生態等防治措施的綜合治理策略,實現雜草防治處置率達到90%以上、防治效果達90%以上、雜草危害損失控制在5%以下的目標。
《方案》指出,要堅持綜合防控、治早治小的防控原則。農戶要充分發揮輪作休耕、深耕除草、覆蓋除草、調控水層等農業、物理及生態措施的作用,及時清除田埂、溝渠雜草,發揮生態控草作用,降低雜草發生基數,減輕化學除草壓力。出苗期和幼苗期是雜草防控的關鍵階段,農戶要根據糧食、油料作物田栽培模式、土壤墑情以及除草劑特性,適宜地區優先選擇土壤封閉處理,在雜草幼苗期趁早實施莖葉噴霧處理。
農戶可根據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田雜草發生種類及危害特點,采用非化學控草技術和化學控草技術,重點防控馬唐、牛筋草、稗、狗尾草等禾本科雜草,反枝莧、馬齒莧、打碗花、飯包草、鐵莧菜、苘麻等闊葉雜草,香附子等莎草科雜草。如發生除草劑藥害,及時噴施蕓苔素內酯、赤霉酸、磷酸二氫鉀等,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藥害。農戶應加強水肥管理,促根壯苗,增強抗逆性,促進作物快速恢復生長。
此外,適時用藥、科學用藥和精準施藥,對于科學防控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田間雜草有著重要意義,農戶需做好這方面的工作。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