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燈天使丨泰安市中心醫院兒童外科副護士長高廷——守護“小天使”的白衣媽媽
在醫院里,有這樣一群護士,他們面對的是不會準確表達身體不適的孩子、焦慮緊張的家長,以及瞬息萬變的病情。他們就是兒科護士,是孩子們口中的“護士阿姨”。在這條充滿挑戰與溫情的護理道路上,高廷作為泰安市中心醫院兒童外科副護士長,已經默默堅守了整整21年。她用一顆溫柔而堅定的心,陪伴無數孩子走出病痛,贏得了患兒和家屬的信任與尊重。
初心不改 從學生到護士長的成長之路
“小時候我就喜歡穿白大褂的樣子,覺得那是神圣的象征。”回憶起當初選擇護理專業的初衷,高廷眼中閃爍著光芒。2003年,剛從山東省中醫藥學校中醫護理專業畢業的她,懷著對護理工作的熱愛和憧憬,來到泰安市中心醫院,開啟了她的護理生涯。
起初,她在兒童外科輪轉學習,面對哭鬧不止的孩子和焦急萬分的家長,也曾手足無措。但她沒有退縮,而是不斷向經驗豐富的前輩請教,反復練習操作技能,努力提升溝通能力。幾年后,她順利成長為科室骨干,并于2017年通過成人高考,進入濱州醫學院繼續深造護理專業,進一步夯實理論基礎。
2021年,她參加山東省首批兒科專科護士培訓,獲得兒科專科護士證書,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專業型”兒科護士。如今,作為兒童外科副護士長,她不僅要負責日常護理工作,還要承擔帶教任務和科室管理職責。
“兒童不是縮小版的大人,他們需要更精細、更有溫度的護理。”在高廷看來,兒童外科護士不僅要有過硬的操作技術,更要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心理安撫技巧。
兒童血管細、皮膚嬌嫩,靜脈穿刺難度遠高于成人。孩子的血管細得像線,家長的目光又像放大鏡,加之患兒情緒波動大,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哭鬧甚至掙扎,影響治療進程。因此,每一次穿刺、每一次換藥、每一次宣教,都需要護士們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細心。
那是一個剛滿6歲的小男孩,因急性化膿性闌尾炎接受了手術治療。術后第三天,本應開始下床活動以促進腸功能恢復,可他卻始終賴在床上,一動不動,稍有動作就喊肚子疼,甚至哭鬧不止。高廷在查房時發現,孩子的依從性極差,家屬也顯得手足無措,甚至有些縱容孩子繼續臥床的行為。她敏銳地意識到,問題的關鍵不僅在孩子身上,更在于家長的態度和引導方式。
通過與家屬深入溝通,高廷了解到這個小男孩對一只毛絨玩具熊有著極強的情感依賴,平時在家只要父母不在身邊,他就容易焦慮不安。而術后住院期間,玩具熊不在身邊,這種情緒被進一步放大。家長出于心疼總是順著他,導致孩子身體恢復緩慢。
“要讓孩子動起來,首先得讓家長理解康復鍛煉的重要性。”高廷耐心向家長解釋術后早期下床活動的意義,鼓勵他們配合護理工作。隨后,她拿來了科室準備的卡通貼紙,牽著孩子的小手說:“我們今天先牽著護士阿姨走兩圈走廊,回來獎勵你一個小英雄勛章,好不好?”孩子猶豫了一下,點點頭。一次、二次、三次……從只是扶著墻慢慢走幾步逐漸到自己走到走廊盡頭,孩子臉上露出了笑容,主動問高廷:“護士阿姨,我肚子不怎么疼了。”幾天后孩子順利拔管,康復出院。臨走前,他還拉著高廷的手說:“下次我來醫院,要當‘護士叔叔’!”那一刻,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
“我們既是護士,又是臨時‘媽媽’,有時候還得做朋友。”高廷說。
責任如山 兒童外科護士的特殊使命
另一位讓高廷印象深刻的是一位16歲的腹膜后腫物患兒,在完善各項檢查的過程中,陽光帥氣的大男孩給人不善言辭的感覺,因術前需要留置胃管,護士也進行了很多宣教,但在手術室來接病人的那一刻,卻怎么也不配合了。責任護士苦口婆心,男孩卻始終沉默不語,等一會兒,再等一會兒。最終責任護士找到正在查房的高廷:“護士長,您快去看看吧,今天要手術的那個大男孩說什么也不去手術室”。聽到這話,高廷心里咯噔一下,一個大孩子不配合,那他心里是有多么的恐懼。高廷急忙來到男孩身旁輕拍他的肩膀,像媽媽一樣摟著他,輕聲問他:“孩子,怎么了,咱們不是說好的今天去手術?”
男孩抬起頭,從那無助的眼神里,看到了恐懼,高廷輕拍他的肩膀又說:“是不是胃管不舒服,讓你覺得手術會更痛苦?”男孩聽著高廷一句句溫柔的安慰,慢慢放下了內心的防備和不安。術后恢復期間,男孩非常配合治療,也總愿意找“護士阿姨”聊天。這樣的瞬間,讓高廷覺得這份工作不僅僅是職業,更是一種使命感。
當然,并非所有醫患關系都如此和諧。面對兒童醫療資源緊張的現狀,高廷算過一筆賬:她日均行走1萬步,一年完成近1千次穿刺,但最耗神的卻是處理家長情緒。之前一位家長因孩子輸液反應強烈,情緒激動地質疑護士操作不當,甚至要到醫院投訴。面對誤解,高廷始終保持冷靜,耐心解釋藥物反應的原因,并及時調整治療方案。令人欣慰的是,幾天后孩子病情好轉,家長還專門找到高廷道歉,并送上一封感謝信。
“我們理解家長的心情,也希望他們能多一些信任。醫患之間最珍貴的就是相互理解和信任。只要我們用心對待每一位患者,最終都會換來理解與尊重。”
“有人說,兒科護士更需要情懷。我覺得這句話一點沒錯。”高廷坦言,兒科護士的工作強度大、風險高,有時忙得連飯都顧不上吃,還要承受來自家長的情緒壓力。如果沒有對孩子的喜愛和責任感,很難堅持下去。
“有時候也會累,會想放棄,但每當看到孩子們天真無邪的眼神,聽到他們喊一聲‘護士阿姨’,我就又有了動力。”她認為,護理不僅是技術活,更是心與心的連接。正是這種發自內心的喜愛,支撐她走過了一個個日夜。她想對選擇護理的年輕護士說:“如果你選擇了兒科護理,請一定帶著愛去做這件事。不要只把它當成工作,而要當作一種使命。只要你用心去做了,孩子們一定會給你回應,他們的笑容,是最好的回報。”
“我希望將來我們的兒童外科不僅能治病,更能成為孩子們心中溫暖的記憶。”高廷說。如今,高廷依然堅守在臨床一線,帶領團隊不斷提升護理服務質量。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帶動更多年輕護士加入兒科護理隊伍,讓更多孩子在生病時也能感受到溫暖與安心。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通訊員 曹云嬌 審核 晁彤彤】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