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刻度·評論丨永葆初心走在信仰照亮的新征程
在時間的坐標軸上,每一個刻度都承載著特殊的意義。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之際,“初心刻度”系列報道如同一幅徐徐展開的時代長卷,不同時代入黨、從事不同行業的黨員,其初心與堅守卻是相同的,他們的精神在歷史天空中勾勒出信仰的永恒坐標。這些黨員的故事,深刻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信仰的力量。
從援越抗美老兵到扎根鄉村的基層書記,從“05后”大學生黨員到新興領域的青年先鋒,作為黨員,他們以生命為刻度,丈量著對黨的忠誠和對人民的承諾。他們的刻度里,有槍炮的轟鳴,有泥土的芬芳,有數據的流動,更有永不褪色的初心。這些刻度,是歷史的見證,更是未來的路標。這些跨越時空的故事,交織成一部永不褪色的信仰史詩,證明了一個道理:共產黨員的初心不會因歲月流逝而褪色,反而在時代的淬煉中愈發閃亮。
趙興剛的戰地日記、王興寶的大棚、賀培宇的鏡頭、周楊菊的直播間……這些看似分散的“刻度”,實則構成了一條綿延不斷的時間線,丈量著共產黨人始終如一的初心與使命。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每一個刻度都是新的起點,每一次銘記都是為了更好地出發。
這些黨員來自不同的時代和行業,他們的故事之所以動人,在于其平凡中見偉大、細微處顯精神的特質。他們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卻用日復一日的堅守詮釋著“共產黨員”四個字的重量。他們的“初心刻度”,是對黨的忠誠,是對人民的熱愛,是對事業的執著,是對理想的堅守。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員的深刻內涵。從他們身上我們能看到:真正的信仰不是掛在嘴邊的口號,而是融入血脈的自覺;不是一時一地的沖動,而是矢志不渝的堅守。
每個時代都有其獨特的挑戰與使命。趙興剛老人身上鐫刻著戰爭年代的烽火記憶,那是作為軍人更是共產黨人保家衛國浴血奮戰的刻度;王興寶在農村基層的堅守,丈量著改革開放后黨帶領人民脫貧致富的艱辛歷程;賀培宇作為新時代大學生黨員,其青春選擇標記著年輕一代對理想信念的傳承;周楊菊在企業黨建中的探索,體現著市場經濟條件下共產黨員的擔當;趙廣忠在認真工作的同時堅持寫作30余年,退休后依舊發揮余熱;閆克強在技術崗位上的精益求精,彰顯了新時代產業報國的工匠精神。這些不同的人生軌跡,恰如歷史長河中的坐標點,共同繪制出中國共產黨與時俱進、初心不改的精神圖譜。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信仰的力量永遠是最強大的引擎;無論征程多么遙遠,初心的方向永遠是最正確的指引。從歷史深處走來的初心,必將在新時代綻放更加奪目的光彩。在新時代的征程中,讓我們與這些黨員一起,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奮勇前行,書寫屬于我們這一代人的輝煌篇章。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評論員 李孌鸞 審核 晁彤彤】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