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臀,中文字幕无码人妻波多野结衣,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亚洲人成在线网站

首頁 > 首頁 > 泰山 > 正文
  • 天下泰山·揭秘泰山丨從岱廟到岱頂——泰山的《望岳》石刻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詩圣杜甫的《望岳》以其磅礴的氣勢與深遠的意境流傳千古。無論是否親身登臨岱頂,人們皆渴望體會詩中“一覽眾山小”的那份豪邁與壯闊。這首詩誕生后,后世文人墨客登泰山時,或多或少都受其影響,留下了諸多墨跡。

      從岱廟到岱頂,沿途共有四處不同人題寫的《望岳》石刻,內容皆為這首千古名篇。

      第一處石刻位于岱廟歷代碑刻陳列室,乃清代乾隆年間泰安知縣何人麟以草書所書的《望岳》詩刻碑。據說,他的草書造詣頗高,流暢奔放,猶如云煙飛動,頗具懷素草書之神韻。

      第二處石刻在革命烈士紀念碑至斗母宮坊沿途的西側摩崖上,刻于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為清末金石學家、古文字學家吳大澂(亦作吳大澄)所題的篆書。這處石刻落款為“杜工部詩吳大澂書”。吳大澂,江蘇吳縣(今江蘇蘇州)人,著有《說文古籀補》,此書是研究古文字學的權威著作,在學術界具有重要地位。

      

      吳大澂所題《望岳》詩刻碑。 通訊員供圖

      第三處石刻位于對松亭東側、夢仙龕西的摩崖上,刻于清嘉慶十三年(1808年),為真書體,落款為“嘉慶戊辰三月,書杜少陵望岳詩一首,前巡撫山東、兩江總督鐵保”。鐵保,滿洲正黃旗人,清乾隆年間進士,嘉慶年間曾任兩江總督。他擅長作詩,書法也極為精湛,與劉墉、翁方綱齊名,著有《惟清齋全集》《白山詩介》等。他所刻的《惟清齋帖》為藝林所珍視。

      第四處石刻位于仙人橋附近,在望海石稍西的巖石上,是當代學者李一氓留下的行書《望岳》摩崖石刻,落款為“杜甫望岳,一九八三年,李一氓”。李一氓(1903年—1990年),四川省彭州市人,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同時也是著名詩人、書法家。

      從岱廟到岱頂,兩百年的時間里,不同時期的四位文人雖未相互商討,卻都心有靈犀地在不同的地方留下了《望岳》石刻,其書體囊括了草書、篆書、真書、行書四種,而這些石刻所在的位置又恰如其分地再現了《望岳》詩的四個層次。

      

      此外,除了整首《望岳》詩石刻,中天門處還有“造化鐘神秀”刻石,云步橋附近有清康熙年間山東總鎮鐵嶺李樹德所書的“蕩胸生層云”刻石,大觀峰、玉皇頂石刻群中亦有“一覽眾山小”刻石。這些石刻宛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泰山之上,見證著歲月流轉,傳承著文化精神。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記者 李巖 審核 聶艷艷】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12377 舉報郵箱:jubao@12377.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公網安備 370902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