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洪濤調研泰山博物院建設情況
楊洪濤調研泰山博物院建設情況時強調
進一步優化空間布局 持續做好細節打磨
同心協力打造經得起歷史考驗的精品工程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張隆德 審核 聶艷艷)千年大計、泰安大事。泰山博物院建設項目承載著傳承泰山文化、展現歷史底蘊的重要使命,現已進入基礎建設階段。6月25日,市委書記楊洪濤現場調研泰山博物院建設情況,要求各相關部門和參建單位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推進項目建設,進一步優化空間布局,持續做好細節打磨,同心協力打造經得起歷史考驗的精品工程。
泰山博物院項目位于泰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范圍內,紅門和天外村之間,利用原部隊閑置地塊進行建設,不僅與其周邊普照寺、五賢祠等文物保護單位“串珠成鏈、連點成線”,形成一個優質傳統文化宣傳和自然環境相協調的建筑群落,也成為泰安做好“泰山+”這篇大文章的又一重要載體。
楊洪濤來到博物院建設項目現場,詳細了解工程進度,聽取展陳設計規劃情況匯報,與項目建設有關負責同志一道研究論證,就做好下步工作提出明確要求。他指出,泰山博物院建設項目是千年大計,要堅持高標準設計建造,做好細節把控,切實抓好項目管理,嚴把質量關、效率關、安全關。在材料選擇、顏色搭配上要追求莊重、古樸、大方,在施工過程中要采用新理念、新手法、新技術,在滿足建筑功能基礎上,利用節能、環保技術營造舒適的空間環境。
楊洪濤強調,泰山博物院承載著群眾期盼,建設項目要充分利用泰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做好收藏保護、展示研究、文旅融合等工作,更好滿足群眾對高品質文化生活的需求,在推動文化傳承發展中彰顯博物院的力量。要利用好工程所在地的地形優勢,營造依山而建的傳統山地園林意境,與周邊山勢、古建筑、河流等自然人文景觀協調共生,同時也要突出地域特色,做好配套設施建設和重要景點串聯,體現和融入泰山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要充分發揮想象力,科學布局文創制作、出版物發布、旅游紀念品銷售等業態,在發揮社會教育功能的同時做好經營策劃,以滿足多元化消費需求。
市領導唐傳營、張穎參加活動。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