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榜樣丨“煤海”工匠周濤 深耕28載 匠心點亮礦業之光
在煤礦行業,有這樣一位扎根一線的“煤海”逐夢人,他用28年的堅守,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不平凡的故事。他就是山東能源新礦集團協莊煤礦職工周濤。

?
1997年,懷揣著對煤礦事業的熱忱,周濤踏入了山東能源新礦集團協莊煤礦的大門。“干煤礦,愛煤礦,奉獻礦山一輩子。”上班第一天,周濤就把這句誓言寫到了日記本上。打柱子、攉煤、放頂……每一個工作環節,他都不甘落后,老師傅們身邊也多了一個虛心請教的身影。“咱是煤礦工人的后代,不能給父輩丟臉。”周濤說。工作中,老工人怎么干,周濤就怎么干,他很快就掌握了各項技能。入職第一個月,周濤就遇到了煤柱回收這項艱巨任務。“兩米八高、100多公斤的回收煤柱需要大家用肩扛,工作一天下來渾身疼。”回憶起當時的辛苦,他眼中卻閃爍著自豪的光芒,他告訴記者,工作第一個月,他就拿到了與老工人同樣的工作分。這種敢于吃苦的拼勁兒,讓老師傅們紛紛為他豎起大拇指。

?
熟悉周濤的人都知道,他有一本隨身攜帶的“問題記錄本”,他會把在井下遇到的難題工整地記錄下來,待上井后立刻去查資料、看圖紙、問老師。這種鉆研精神,讓他攻克了一個個技術難題。針對31130工作面21米的高落差斷層,周濤創新斷層超前預裂爆破技術。針對采煤工作面橋式轉載機與刮板輸送機合茬槽處飄鏈子的問題,他研發了“周濤防脫槽器”。同事任燕飛評價:“周濤深耕技術領域,取得多項創新成果,為職工樹立了榜樣,有力促進了企業的轉型發展。”

?
周濤的創新不僅體現在技術、工藝上,也體現在工作方法上。“入礦之時想一想,戴牌排隊守規章”“開工之前想一想,手指口述莫要忘”……他總結出“二十個想一想”安全工作法,用順口溜的形式讓安全規范深入人心;創立了“5515”班組安全誠信管理法,帶領班組創造了連續12年實現安全生產的紀錄。在他的培養下,班組成員中有多人成長為技術員骨干和管理人才,2人獲評新礦集團工匠,3人獲評泰安市首席技師,2人獲評山東省首席技師……
隨著時代的發展,周濤敏銳地認識到,智能化是煤礦未來的發展方向。2018年,周濤就開始自學煤礦信息化應用、遠程操控等方面的知識。在協莊煤礦11103、1401E、21101工作面智能升級中,他主動請纓,參與完成智能化工作面安裝工作。他還先后在行業期刊上發表了多篇論文。
全國勞動模范、全國煤炭工業百名優秀青年礦工、全國煤炭行業技能大師、能源化學地質系統大國工匠……面對一系列榮譽,周濤始終保持謙遜和堅定。“這些榮譽既是一種肯定,也是一種激勵。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將繼續深耕一線,不斷適應新技術、新設備,加強創新,積極應對行業變革,勇于擔當、敢于作為,為煤炭行業的發展貢獻力量。”周濤說。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記者 楊玉潔 審核 聶艷艷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