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麥浪香 政策護航豐收忙
六月的岱岳區,金色麥浪隨風起伏,田間地頭機器轟鳴,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在 “三夏” 生產的關鍵時期,岱岳區多措并舉,用科技為麥收提速,以政策為豐收護航,全力確保夏糧顆粒歸倉、秋糧種足種好。
金色田野繪就豐收畫卷
在道朗鎮魚西村的麥田里,金色的麥浪隨風起伏,飽滿的麥穗低垂著頭,正在等待著收割時刻的到來。
“我這臺收割機可‘聰明’著呢!車上裝的傳感器,能實時監測小麥的含水量、收割速度等關鍵數據,根據這些數據,我們可以及時調整收割參數,確保收割效率和質量始終處于最佳狀態,割得又快又好,麥粒顆顆飽滿歸倉!手機上還有規劃好的作業路線和畝數,不用再像以前那樣盲目跑場了!”農機手一邊擦著汗水一邊說。

?
這些搭載了先進導航系統和智能監測設備的收割機如同訓練有素的“鋼鐵戰士”,精準地切割、脫粒、裝糧……所到之處,麥穗盡收機腹,秸稈粉碎還田,飽滿的麥粒從卸糧口傾瀉而下,裝滿運輸車輛。
伴隨著陣陣轟鳴,農機手們駕駛著嶄新的智能收割機,穿梭在金黃的麥浪中。多臺機器穿梭于麥田之間,田間地頭機聲隆隆、人影奔忙,一派豐收景象。
科技力量助推麥收提質增效
從“汗水農業”到“智慧收割”,現代農業機械成為麥收戰場上的主力軍,體現了科技在農業生產中的重要作用。
800臺聯合收割機、1700臺拖拉機加足馬力,高效作業,大大提高了麥收效率。據了解,這些農機都配備了智能監測系統,能夠實時監測作業狀態和糧食產量,精準控制收割速度和留茬高度,既保證了收割質量,又減少了糧食損失。

?
無人機植保也在糧食生產中大顯身手。通過搭載高清攝像頭和精準噴灑系統,能夠快速完成大面積麥田的病蟲害監測和防治工作。與傳統人工植保相比,無人機植保不僅效率高,節省農藥,而且藥劑噴灑均勻,防治效果更好,既能防病蟲害,又能抗干熱風,提高了小麥的產量和質量。
據統計,使用無人機植保,每畝地的作業時間從傳統的人工噴灑的半天縮短到了十幾分鐘,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今年,岱岳區飛防面積40余萬畝次,為小麥的健康生長和豐收奠定了堅實基礎。
政策護航保障農業生產
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農機補貼、政策性農業保險……岱岳區政府實施一系列惠農政策和服務舉措,為麥收保駕護航。其中,對于,農機購置補貼能夠給予購買聯合收割機、拖拉機等農機具的農戶,補貼最高可達設備總價的30%。
“我新購置了兩臺收割機,收割速度更快,損失率更低。我總共服務1700多畝地,保證讓咱們的小麥顆粒歸倉。”惠豐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東強抓住政策機遇,更新了自己的農機設備,大大提高了麥收效率。
為確保 “三夏” 生產順利進行,岱岳區成立3個 “三夏” 農機化生產指導組和16支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深入田間地頭,為農戶和農機手提供技術指導和維修服務,并協調7家農機維修網點,開通24小時服務熱線,確保農機具出現故障能夠及時修復,以最佳狀態投入生產。

?
今年,岱岳區農業農村局提供一系列實的舉措為夏收保駕護航:成立5個技術指導組,圍繞 “穩面積、優結構、提單產” 目標,分區域開展技術指導,推廣種子包衣、合理密植、水肥一體化等穩產增產技術,助力秋糧生產提質增效;加強與氣象等部門合作,及時發布氣象預警預報信息,指導農戶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強化農資市場監管,開展專項執法檢查,嚴厲打擊假冒偽劣農資產品,保障種子化肥質量,切實維護農民群眾利益。
截至6月6日,岱岳區36.2萬畝小麥已收獲6.8萬畝,預計6月15日全部收獲。岱岳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緊盯天氣變化,加強統籌調度,確保夏糧應收盡收、秋糧應種盡種,同時指導農戶做好田間管理,為奪取全年糧食豐收筑牢根基。
麥浪滾滾,是豐收的喜悅;機聲隆隆,是希望的樂章。在農業科技的創新驅動和政策保障的有力支持下,岱岳區的麥收工作正高效有序地推進,為國家糧食安全貢獻堅實力量。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記者馮子凝 通訊員 郭紅偉 審核 王天姿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