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臀,中文字幕无码人妻波多野结衣,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亚洲人成在线网站

首頁 > 首頁 > 泰安 > 正文
  • 矢志創新發展 建設科技強國 | 從“焦博士”到“娟姐”,田間地頭的“解題能手”——泰安市農科院焦娟的科技助農路

      “三夏”大忙時節,泰汶大地上處處涌動著豐收的喜悅。泰安市愛上三棵樹家庭農場里“活力”滿滿:金黃的麥穗隨風搖曳、翠綠的西瓜從藤蔓上垂下、雞鴨鵝的叫聲匯成大自然的田園交響曲……

      農場負責人趙森在大棚里踱著步,隨手摘下一個紅彤彤的番茄,遞給身旁的“娟姐”。“這是您給我們推薦的番茄新品種,試種很成功,口感很不錯!”趙森說著,臉上寫滿笑意。“娟姐”接過番茄端詳一番,說起下一步的試驗重點,邏輯清晰、主次有序。

      

      “這些年‘娟姐’給我們提供了非常大的幫助,不僅幫我們解決技術問題,還聯合申請科技項目,真正地把科技送到了田間地頭和老百姓的手里。”說起“娟姐”,趙森言語里滿是親切。他口中的“娟姐”,是泰安市農科院成果轉化與推廣科科長焦娟。

      趙森與焦娟“結緣”,還要從2020年焦娟擔任農場的科技特派員說起。“番茄種植是農場特色,當時農場出現了根結線蟲,給番茄種植帶來很大影響。”趙森說,他們根據經驗進行處理,但收效甚微。“當時,焦博士協調多位專家一起來農場‘把脈問診’,不僅幫農場減少損失,還幫助農戶積累線蟲防治經驗。”趙森說,從那以后,遇到不懂的技術問題,他就向焦博士請教。無論是上門指導,還是邀請其他對口專家技術幫扶,焦博士都盡心盡力。交往的次數多了,趙森口中的焦博士慢慢變成了“娟姐”,在他看來,這是稱呼上的變化,更是心靈上的拉近,“‘娟姐’以實際行動,將科技助農寫在了大地上。”趙森說。

      

      焦娟是博士,也是市農科院的一名高級農藝師,主要從事蔬菜栽培與育種、成果轉化與推廣工作。工作十余年來,她主持或參與26項課題,獲得全國農牧漁業豐收一等獎、省農牧漁業豐收二等獎、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等諸多獎項;發表20余篇論文,參編6部著作;主持或參與制定27項省、市地方標準、技術規程。她在科技興農領域矢志創新、躬身踐行,先后獲得山東農學會工作先進個人、泰安市農業科技工作先進個人、2024年全國科普日活動優秀個人等多個殊榮。在她看來,從事農業科研工作,既是興趣使然,也是責任所系。

      

      自幼成長在日照海邊的農家,焦娟對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刨地、種菜、澆水……各種農活都不在話下。考大學時,她遵從愛好,選擇了山東農業大學的園藝學院。然而,在土地上忙碌了一輩子的父母,深知土里刨食的苦,對于她的選擇,當時很不理解,“走出農村為啥還要去種地?”特別是看到奔波于課堂與試驗田,皮膚曬得黝黑的她,心里滿是心疼。“雖然都是種菜,但科學種菜和傳統種菜之間,有著天壤之別。”焦娟說,現代化的育種和種植技術突飛猛進,只有掌握了先進的農業科技,才能讓科技夢想開出更絢爛的花,讓愛好結出更鮮甜的果實。從事農業科研工作,是她矢志不渝的追求。從學習園藝到保送研究生,從后來工作到在職讀博,焦娟的學習、科研之路與蔬菜密不可分。

      從事科研工作需要嚴謹的治學態度、認真負責的工作作風和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而這些也是科研工作者的責任所在。“科研的路上沒有捷徑,既要努力登攀,更要沉得住心。”從事科研工作以來,焦娟不斷鼓勵自己,沿著最初的夢想前行。無論是寒冬臘月里,冒著嚴寒穿梭于田間與實驗室;還是炎炎盛夏,挺著孕肚、汗流浹背地做試驗,要強的焦娟沒有因為從事科研的苦與累而退縮。農業科研工作是一個長期選擇與努力并行的過程,至今焦娟對菌渣循環利用研究記憶深刻。“菌渣是農業廢棄物,處理不當容易污染環境。我們把菌渣與稻殼、畜禽糞便、沙子等進行科學配比,用來種植番茄,不僅提升了番茄的口感,而且實現了菌渣的循環利用。”焦娟說,試驗的過程非常煩瑣,需要配制不同的配方用于番茄種植,并根據番茄的口感、株高、產量等,篩選優良配方。焦娟說,這一項目為期三年,她在番茄苗期、開花坐果期等不同生育期對相關數據進行測定,最終選出合適的配方。在焦娟看來,足夠的耐心與細致,是科研創新“點子”迸發的基礎。

      一項項科研創新,讓焦娟倍感欣喜;而一個個助農增收的成功實踐,則讓焦娟深刻感受科技服務的價值所在。在擔任岱岳區良莊鎮山陽北村的科技特派員時,焦娟通過調研村里農業發展現狀和基礎條件,發現該村土壤多為沙壤土,種植蘆筍效果好、收益高,是不錯的發展方向。她通過申請科技特派員項目,幫助該村建設蔬菜大棚,引進優秀蘆筍品種。在她看來,這一項目雖然規模不大,但撬動了村里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了村集體增收。“從事農業科技服務,關鍵在于如何將科研成果真正轉化到老百姓的田間地頭,產生效益并增加老百姓的收入。”焦娟說。近年來,作為山東省科技特派員和市里的科技指導員,焦娟先后幫扶過6個村,幫助村集體爭取科技特派員項目經費10萬元,有力推動農民增收致富,體現了科技助農的價值。

      如今,焦娟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便是科研成果的轉化與推廣。采訪當天,就有外省企業慕名來到泰安市農科院,商談科技成果轉化事宜。“國家、省、市以及泰安市農科院,分別制定了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法律、法規、條例、辦法。”焦娟說,這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激勵科技人員科技創新,保護科技人員的合法權益提供了保障。目前,在市農科院領導和同事的支持幫助下,焦娟協調開展的“科技賦能四季行、農科助力促振興”、農業科學普及等活動有序進行。“作為農業科技人員,我將積極開展成果示范推廣和科技服務,以科技助力鄉村振興。”焦娟說。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記者 鄭凱 侯金銘 審核 晁彤彤】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12377 舉報郵箱:jubao@12377.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公網安備 370902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