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女果“映紅”鄉村好日子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徐文莉 審核 陳茂榮)五月的蔬菜大棚處處洋溢著蓬勃生機與活力,走進寧陽縣鄉飲鄉巴夫產業示范園與聯農共富農業產業園,紅彤彤的圣女果掛滿枝頭,在陽光下閃耀著誘人的光澤,一場豐收的盛宴正火熱上演,為初夏的鄉飲鄉增添了一抹絢麗的色彩。?
在巴夫產業園的大棚內,翠綠的藤蔓順著支架向上攀爬,一顆顆圓潤飽滿的“釜山88”圣女果垂掛其間,圓潤飽滿、長勢喜人。工人們穿梭在壟間,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他們小心翼翼地將成熟的果實摘下,輕輕放入竹籃。這些經過悉心培育的圣女果,不僅外觀色澤鮮艷,口感更是一絕,皮薄肉厚,汁水豐盈,一口咬下去,清甜的滋味瞬間在舌尖散開,令人回味無窮。
“預計今年每個大棚能達到15000斤左右,產品將會在網上銷售,同時也銷售給周邊商超,每到這個時候,產品都供不應求。”大棚負責人李延輝說。在分揀包裝區,工人們手法嫻熟地對圣女果進行篩選、裝箱,他們按照嚴格的標準,將品質上乘的果實裝進精美的禮盒,確保每一盒圣女果都能以最佳狀態走向市場。
在聯農共富農業產業園里,同樣是一片繁忙景象。農戶們熟練地采摘著成熟的圣女果,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今年我們和山東泰樂源唯可鮮食品有限公司達成深度合作,銷路徹底不愁了!每個大棚能產出20000斤圣女果,按每斤4元的保底價收購。”種植戶李大姐擦著額頭的汗水,難掩興奮。據了解,園區采用“園區化+保姆式”服務模式,不僅為種植戶提供技術指導和農資供應,還創新推出“村集體+農戶”合作機制。目前,園區已引進“青甜貝貝”“千禧”“小紅”等多個優質圣女果品種。
近年來,鄉飲鄉緊緊抓住鄉村振興的發展機遇,將大棚產業作為推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引擎。通過加大資金投入,引進先進的農業設施和種植技術,不斷提升大棚產業的現代化水平;積極探索產業發展新模式,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戶深度參與到產業發展中來,實現了產業發展與農民致富的雙贏。
接下來,鄉飲鄉將繼續探索實施“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園區+基地+合作社+農戶”等模式,帶動周邊更多群眾自發建棚種棚,進一步擴大產業規模,提升產業效益,確保讓大棚這份甜蜜的產業結出更加豐碩的果實,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